正在阅读:遥感卫星+无人机 文物保护的新助手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时事聚焦

遥感卫星+无人机 文物保护的新助手

2021-12-14 08:42:14来源:仪表网关键词:无人机阅读量:1660
我要评论

导读: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遗物和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文物保护工作尤为重要。近年来,为整治法人违法行为,国家文物局采用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提升文物执法督察能力。

  【仪器网 时事聚焦】】导读: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遗物和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文物保护工作尤为重要。近年来,为整治法人违法行为,国家文物局采用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提升文物执法督察能力。
 
  国家高度重视文物安全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指示,指出隐瞒不报等突出文物安全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也提出强化科技手段在执法和文物安全工作中的应用等要求。
 
  为贯彻落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解决文物安全突出问题,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利用遥感卫星技术,对部分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以及部分长城段落保护情况实施监测。2017年抽样调查的7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新发现占地11万平方米的违法问题,依法立案调查19起,责令整改56起,遥感发现违法建设问题已占到国家文物局每年重点督办案件的一半左右。通过执法监测,也发现一些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未及时划定公布、执法巡查和日常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当前文物行政执法督察工作面临任务多、责任重、人员少的局面。基层文物部门力量更为薄弱,新技术手段不仅能大大提升文物监管能力,有效弥补监管力量不足等问题,而且发现问题客观准确、说服力强,切实提高文物执法督察效率,对违法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推动了文物监管视角前移,变事后被动执法为事前主动作为。国家文物局将继续加强新技术在执法督察工作中的应用,通过遥感卫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为文物执法督察提供有效支撑。
 
  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技术,对文物实施监测,覆盖了一些原先走不到、看不到的地方。目前已经进行了一些试点,效果也比较明显。比如运用卫星遥感技术连续3年监测不可移动文物和文物保护单位“两线”范围内的建筑变化情况;用无人机对长城沿线、长城一些点段,特别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或者破坏比较严重的一些地方进行实时监测等等。
 
  由于智能无人机测绘具有方便灵活、成本低廉等特点,目前在文物保护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文物保护领域,与传统的手工测量相比,三维扫描技术更加高效和准确,并且零接触的方式也不会对文物造成损伤。对于大型古村落,可采用无人机系统迅速完成大范围的数据采集,获取准确的古迹图像数据,建立实物三维或模型数据库,保留文物原有的各种形式的数据的重要资源,对濒危文物资源进行科学、高精度的保存,从而建立起可供线上浏览的VR数字博物馆。
 
  当前文物行政执法督察工作任务多、责任重、人员少,基层文物部门力量更为薄弱,新技术手段不仅能大大提升文物监管能力,有效弥补监管力量不足等问题,而且发现问题客观准确、说服力强。
 
  国家文物局将继续加强新技术在执法督察工作中的应用,探索和推进“互联网+执法”,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科技手段,提升文物行政执法监控预警能力和科学办案水平。
 
  文章链接:仪表网 https://www.ybzhan.cn/news/detail/97473.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风云气象卫星首幅大气氨气柱全球分布图发布

    传统的氨气浓度获取主要依赖于地面原位观测,很难满足氨气高空间分布的要求,尤其是极地、沙漠、海洋、森林等地的数据获取困难。
    2023-12-09 14:50:54
    954
  • 无人机给卫星打“下手” 二氧化碳大气监测有了立体网络

    用无人机给卫星打“下手”,对于观测网络的布局有着较为复杂的要求。据悉,该观测网络由5台地基观测设备和4台无人机设备构成,能够实现空—地协同的温室气体原位探测。
    2023-11-10 14:55:13
    1003
  • 从“无人机”到“会飞的机器人” 科技进步或许比我们想的更快

    科技的发展赋予我们便利的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其中也包括了艺术的创作,就好像民用无人机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了航拍的乐趣,也让越来越多无人机摄影作品走入了大众的视线。而在2018年,无人机收获了一个新的外号——“会飞的照相机”,至此开始在不少消费者心中,无人机和数码相机、摄影机成为同一类型的摄影器材。但事实上,如果你真的深入去了解这个领域就会发现,如今的无人机其实已经慢慢实现了从“看”到“
    2022-08-26 15:58:19
    3431
  • 无人机又有新应用 人工影响天气?

    1月6日,由中国气象局、甘肃省政府等主办的“甘霖-Ⅰ”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首飞仪式在甘肃金昌市举行。这是目前中国第一架大型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当日,首飞成功的“甘霖-I”具备远距离气象探测能力、大气数据采集能力和增雨催化剂播撒能力,同时拥有可靠的防除冰能力,具备复杂气象条件下的作业能力,提高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效能。作为生态修复的“科技制高点”,突破大型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关键,丰富了人工影响天
    2021-01-07 10:35:09
    2798
  • 响应“强限塑令”,无人机空中执法动起来!

    该如何打好塑料垃圾的攻防战呢?这时候或许就需要各种智能技术与装备的助力,例如无人机。无人机具有操作简单、应用灵活、携带便捷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在空中用于监测、巡逻等不仅覆盖面广、精准性高,而且作业非常高效,还不存在安全风险。这不管是对于塑料垃圾的监测搜集还是对于限塑令实施后人们的执行监管来说,都具有重要的辅助价值。
    2021-01-05 11:53:01
    3750
  • 精准治污有新科技 无人机兴起带动传感器市场火热

    随着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为满足“科学治污、精确治污”的发展需求,提升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某些地区目前充分利用无人机视域广、机动性好、及时连续等特点,让无人机率先成为生态环境治理的“好帮手”,让巡查无死角,工作效率得到大大提升。
    2020-12-23 10:55:29
    3396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