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奔月种子已发芽 基因分析助力航天育种筛选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时事聚焦

奔月种子已发芽 基因分析助力航天育种筛选

2021-01-05 10:54:46来源:仪器网关键词:航天育种阅读量:4681
我要评论

导读:2020年年末,嫦娥五号返回器顺利着陆,除了带回了月球的土壤之外,还有一批带到太空中进行航天育种的水稻种子。这批种子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回到地球后,经过几天的培育,部分水稻种子已经发芽,科研人员正在准备进行下一步研究。

  【仪器网 时事聚焦】2020年年末,嫦娥五号返回器顺利着陆,除了带回了月球的土壤之外,还有一批带到太空中进行航天育种的水稻种子。这批种子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回到地球后,经过几天的培育,部分水稻种子已经发芽,科研人员正在准备进行下一步研究。
 
  农作物品种培育是提高粮食质量和产量的重要方式,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品种培育的本质是针对能够表现出优良性状的基因进行定向操作,使其能够稳定遗传或者组合到一起。传统培育方式是在自然发生的基因突变中寻找合适的基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遗传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我们已经能够实现人工诱导变异,甚至进行分子设计育种和转基因育种。航天育种就是在航天技术发展之后,利用宇宙环境诱导作物种子发生突变以创造新种质的育种技术。
 
  空间环境中充斥着来自多种辐射源的复杂高能射线,辐射剂量率和总剂量较低,但穿透性和电离能力很强,长期暴露在这种环境中可以产生效果显著的诱变效应。自1987年首次开展卫星搭载开展空间诱变实验以来,我国在航天育种上取得了许多成就。在2018年,我国经国家级和省级审定的航天育种新品种就已经超过200个。
 
  水稻是我国航天育种研究开展早、研究成果显著的作物。与之前的航天育种相比,本次嫦娥五号搭载着水稻种子在空间中的时间更长,遇到的空间环境更复杂,这意味着这批种子将产生更强烈的遗传效应,而且嫦娥五号的路线主要在近月轨道,可以为航天育种研究提供新的数据。
 
  这批水稻发芽成长之后,科研人员将深入分析水稻基因的变化并从抗病虫害、产量、品质、耐逆性等多个方面筛选优良基因,培育新的水稻品种。育种过程重要的环节是对突变基因的研究。研究人员不仅需要检测水稻基因发生的变异,还需要研究变异与水稻性状改变之间的对应关系,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突变体。
 
  航天育种常用的检测技术是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HRM)。作为一种DNA多态性检测技术,HRM不需要等水稻生长成熟表现出性状,在实验室苗期就可以中检测出功能基因,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材料,提高育种效率。还有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TILLING),它将诱变、PCR技术和高通量突变检测技术相结合,也可以用于诱变检测。在航天育种研究中也需要使用多种生物学仪器,如荧光定量PCR仪、DNA遗传分析系统、化学发光凝胶成像系统、核酸浓度测定仪、酶标仪等。
 
  航天育种研究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突变基因的检测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其他育种技术相比,航天育种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罕见变异作为种质,从而为农作物的遗传改良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少见的突变也加大了研究的难度,为了提高选择效率,同时实现基因组的定向选择,我们还需要继续研发高通量鉴定技术。同时也需要深入研究空间环境诱发变异的原理,尝试在地球上模拟。
 
  航空育种已经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嫦娥五号带回的种子将带来新的惊喜。但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保障粮食安全依然任重道远。
 
  资料来源:科技日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基因工程技术 让肉过敏者放心吃肉

    植物肉是近年来热度比较高的一个话题,作为人造肉大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它的出现不但为素食主义者提供了一个品尝肉味的可能,更一定程度上为肉过敏者提供了吃肉的机会。但与此同时,植物肉本身因为工艺的问题使其在口味和口感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让食用者完全的体会吃肉的快乐。那么真的没有办法让肉过敏者放心吃肉吗?答案是有的,这个方法就是基因工程技术。
    2020-12-30 10:21:52
    5812
  • 找到黄矮病关键因子 基因技术助力农业显奇效

     近些年,随着生物科技的大力发展,农业领域也受到了生物技术的影响,在科技的帮助下,一次次突破了原本的传统方法,得到了质的飞跃。5月14日,据科技日报消息了解到,关于难解决的大麦黄矮病,科学家又有了新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2020-05-21 10:14:15
    1570
  • 基因测序为人类谋福 中国有望后来居上

    基因测序是一种新型基因检测技术,能够通过唾液、血液测定分析基因的全序列,是近些年生命科学领域方兴未艾的技术之一,是实现精准医疗的重要一环。基因测序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到20世纪90年代才正式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到如今,我国基因测序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不仅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市场规模快速扩展,更是出现了华大基因这样能与世界水平比肩的企业。
    2020-05-15 10:31:23
    3821
  • 大王乌贼为什么这么大?基因测序解析海怪真身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科学家们也开始尝试对大王鱿的基因组进行测序。近,托马斯?吉尔伯特带领的团队又有了新的研究成果,他们在《GigaScience》上公布了大王鱿的完整基因组序列,让人类对这种传说生物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2020-03-31 10:43:50
    3485
  • 抑癌基因新发现 离揭下面纱更近一步

    癌细胞固然可怕,但是人体并不是“吃素”的。人体内有抑癌基因存在,抑癌基因也称肿瘤抑制基因,或俗称抗癌基因。它是一类存在于正常细胞内,可抑制细胞生长并具有潜在抑癌作用的基因。
    2020-02-27 13:49:50
    1835
  • 植物单宁酶基因被发现 作物涩味有望改善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食物的追求不再仅限于吃得饱,还要吃得好。而对于一枚吃货亦或是美食达人而言,食物本身除了要新鲜、健康、营养外,其风味、口感也是不可或缺的。
    2020-02-26 15:19:19
    1878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