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自热米饭非“炸弹” 掌握自热食品的正确“姿势”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食品检测

自热米饭非“炸弹” 掌握自热食品的正确“姿势”

2021-08-25 15:26:42来源:仪器网关键词:自热阅读量:4829
我要评论

  【仪器网 食品检测】无需明火,只需20分钟不到,便可以吃到热腾腾的米饭与食物。自热食品的出现一下子打破了传统方便食品的市场,让一种全新的“懒人文化”渗透进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中,并帮助我们解决了一部分因为时间、空间问题引起的饮食问题。但是与此同时,自热米饭烫伤使用者、自热食品引起食用者身体不适等食安问题也不断地被报道。自热食品究竟应不应该在市场出现似乎也成为了网友热衷讨论的问题。今天我们不妨从自热米饭的原理入手,来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了解简单的科学常识 还自热食品一个“清白”
 
  自热食品不依赖明火、不依赖微波炉的加热方式,是吸引消费者来尝试的新奇点,也是让其有别于传统便当的关键,但是究其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甚至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许多人初中就接触过,只是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
 
  购买并使用过自热食品的人应该知道,自热食品一般是由3部分组成的,分别是食品包、加热包、容器。其中容器分大小两个,使用时,将食品包中的食物倒入小容器中,将加热包放入大容器中,之后在大容器中加水至刻度线,然后将小容器架在大容器中,并盖上盖子,等待加热。而其中,加热的秘密就是那个加热包。
 
  事实上,加热包中的主要成分为以生石灰、镁粉、铁粉、铝粉等为主,其中生石灰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而当生石灰与水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氧化钙,这个过程不但反应剧烈,并且会释放大量的热量。此外,镁粉、铁粉、铝粉等接触水后,同样会发生类似的反应(例如镁粉与水接触会生成氢氧化镁),反应的过程同样会释放热量。
 
  熟悉自热原理后,关于自热食品烫伤使用者的原因,便可以有合理的解释了。许多不了解自热包成分的人,会在使用的时候加入过量的水或者使用热水。加热包在和水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因此,如果水加过多,容器中沸水就会因为气体的产生而溢出,烫伤使用者;热水会导致加热包和水的反应过快,引起自热包剧烈膨胀,甚至破裂,飞溅出的熟石灰或者水同样会烫伤使用者。
 
  因此,自热食品虽然原理很简单,但是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保证使用过程的安全。
 
  简单的“一人食”与简单的营养 自热米饭不能取代正餐
 
  自热米饭属于方便食品,但是其生产原理以及保存原理不同于传统方便食品,因此在营养价值上会比方便面之类的传统方便食品更高,算是快节奏下,一种具有生活品质追求的“一人食”方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自热食品就具备足够的营养价值。事实上,由于高温挤压、添加剂的使用等原因,即便是在吃饱的前提下,自热食品所能提供的营养也不足满足一个成年人一餐的需求,并且,还会导致油盐等摄入超标。因此,自热米饭不能代替正餐,并且长期食用对身体也不好。
 
  ​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万亿市场 设备更新丨高等职业学校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仪器设备清单

    高等职业学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训教学需要基础化学、微生物基础技能、食品理化分析、食品理化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普通仪器分析、精密仪器分析、食品感官评价、食品加工和质量控制、快速检测、分子生物学检验、营养评价与健康管理、食品检验检测仿真实训室。
    2024-03-19 14:49:39
    1046
  • 《食品基本信息描述规范》等7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稿)征求意见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通知,根据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现就《食品基本信息描述规范》等7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稿)公开征求意见。
    2023-11-02 15:33:35
    1378
  • 劣质食品追责并非小事 食安检测守护大众健康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我想无需赘述,而就在刚刚过去的三一五上,伴随着劣质酸菜在内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新一轮关于食品安全的讨论也由此展开
    2022-03-16 16:06:23
    3814
  • 盖上盖子等于密封保存?食品安全先走出储存误区

    “人生有百味,五味最常在”,中国的饮食文化朴素而又富有哲学意味,也正应如此,中国爱吃,也善于吃。而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苏菜的甜、徽菜的咸、川菜的麻、湘菜的辣……辽阔的疆土与特色的地域文化孕育出了各式各样口味独特的菜系。而让这些料理在味道上更加融合,更加丰富的秘诀,便是调味料。
    2021-09-07 15:30:05
    4550
  • 禁止不健康食品进校园 儿童食安问题复杂且关键

    一直以来,食品安全问题牵动人心,青少年的饮食营养健康更是颇受关注,如何进一步保障青少年群体的身体健康,在饮食方面确保青少年营养摄入的安全、全面也因此成为了有关部门关心的重点。
    2021-07-30 09:41:12
    4442
  • 9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微生物污染等成重点原因

    1月20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1年第5号通告,关于9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进行通报。根据通告显示,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的问题 、质量指标不达标的问题等3个问题成为此次抽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2021-01-28 11:12:45
    4016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