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在太空中造肉?航天领域或是人造肉新方向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食品检测

在太空中造肉?航天领域或是人造肉新方向

2019-10-12 10:44:50来源:仪器网关键词:人造肉阅读量:3747
我要评论

  【仪器网 食品检测】新事物的诞生往往伴随着争议性和话题性,人造肉亦是如此。尽管,人造肉被成功培育出来的消息早在2015年就曾出现在科学刊物上,但在过去的4年中,人造肉的技术一直在革新,且由于生产成本的原因,收获的评价也存在两极性。
 
 
  几个月前,人造肉在西方部分国家的超市货架上正式出现,一定程度上来说,人造肉真正进入了消费市场。这一颇具话题性的热点同时也在互联网上发酵,不少视频创作者也很快跟进,制作了一些和人造肉有关的视频节目——品尝人造肉和天然肉的区别、用人造肉来制作料理……而其中,大多数人给出的评价是“与高昂价格不符的一般口感,以及并不怎么真实的味道”。
 
  但是这并没有阻止人造肉在市场上的传播,许多国外的快餐店更是推出了人造肉主题的汉堡,而且从评论来看,似乎由于蔬菜和酱料的加入,口感还不错。但是,绝大部分消费者还是认为人造肉目前依旧是个噱头,高昂的价格让它成为一种有趣的尝试,而不是的天然肉替代品。
 
  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似乎在一些特别的领域发现了人造肉更高的价值。近日法国媒体报道称,一项利用3D打印机在空间站制作人造肉的试验收获了阶段性的成功,未来这或许会改变宇航员的伙食。
 
  目前,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食用的大多是从地球带去的真空包装或干燥的肉类。尽管对于目前的航天项目来说,带去的肉类足够满足宇航员的身体需求,但是却仍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考录到未来航空航天的发展,当我们需要达到更遥远的行星进行探索,携带食物的数量必然会受到限制;其次,真空包装或干燥的肉类难以满足宇航员对于肉类的口感以及口味的需求。换言之,在飞船上种植以及生产食物是无论如何都要发展起来的技术,而失重下借助3D打印生产人造肉,一定程度上为宇航员提供了食用新鲜肉类料理的先决条件。
 
  那么未来人造肉的局势究竟如何呢?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好回答,尽管航天方面对于人造肉技术给予了肯定,放眼未来,人造肉也更加环保,甚至一定程度上来说,因为可以人为的控制人造肉中的营养配比,人造肉也更加健康。但是,人造肉同样需要面临食品安全的考验,一方面,进入市场的人造肉和普通豆类一样,需要接受质检,色谱质谱光谱的仪器严格把关;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工艺的问题,可能还要接受更多严苛的检测。而从普及的角度来说,价格也是现阶段人造肉不可规避的话题。
 
  但是,技术的发展终究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未来如何,还是要让时间来判断。
 
  ​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igus新增一款紧凑、耐用且免润滑的高性能同步带平台—drylin ZLX

    在驱动技术产品系列中,igus新增加了一款紧凑、耐用且免润滑的高性能同步带平台——drylin ZLX。其负载能力高达150N,速度可达3m/s,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拾取和放置系统和3D打印机等。
    2024-07-22 09:14:03
    872
  • 米糠造肉?新技术能否推进“人造肉”发展

    对于人类而言,肉是一种重要的食物,重要到你很难想象会有一天所有人都放弃吃肉。也正因为如此,人类对于肉类食品的要求也逐渐开始提高,甚至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口味以及口感上的满足,上升到了健康、安全甚至是环保等更深的层面。而人造肉也在这一背景下诞生并慢慢发展起来。
    2022-12-10 15:43:45
    4089
  • 科学技术颠覆传统食谱 食品科技能否改变未来(下)

    科学仪器带给我们的改变不仅仅是让我们吃的更安全、更健康,有时候甚至让我们吃到了更加神奇的食物例如没有肉的炸猪排、没有鱼的炸鱼,又比如从实验室里诞生的牛肉饼、鸡胸肉。似乎食品科技已经不只执着于改良食物,而开始创造食物了。
    2021-01-22 10:41:43
    5564
  • 月球不能种土豆 航天技术帮助我们了解外星球(测试)

    随着12月17嫦娥五号将4.4磅的月岩和月壤样本带回地球,中国继成为将航天器送达月球背面的航天国家,又成为了几十年来收集月岩和月壤样本并送回地球的国家,而带回来的样本也让我国的探月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进展。
    2020-12-31 10:45:27
    5183
  • 从营养到口感 科学仪器浅谈“小众”的植物肉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自古以来,肉都是我国饮食文化中重要的一环,鸡鸭鱼羊,只要是肉,在我国各式各样精湛的烹饪技法之前,都会变成一道道令人垂涎的饕餮。但是,即便是如此善于吃肉的民族,依旧有那么一类肉很难在我国掀起美食的波澜,它便是人造肉。
    2020-12-02 10:34:43
    5164
  • 用细胞技术在太空生产肉 换个角度看人造肉发展

    尽管人造肉仍是目前颇具争议性的课题,但是其话题性似乎已经不如2015年前后那般热烈,其中原因之一在于,如今人造肉已经成为一种商品出现在市场上了——尽管它们的价格非常高昂。
    2020-10-29 10:41:39
    5231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