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月球不能种土豆 航天技术帮助我们了解外星球(测试)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时事聚焦

月球不能种土豆 航天技术帮助我们了解外星球(测试)

2021-10-09 10:14:05来源:仪器网关键词:航天阅读量:4822
我要评论

导读:随着12月17嫦娥五号将4.4磅的月岩和月壤样本带回地球,中国继成为将航天器送达月球背面的航天国家,又成为了几十年来收集月岩和月壤样本并送回地球的国家,而带回来的样本也让我国的探月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进展。

  【仪器网 时事聚焦】随着12月17嫦娥五号将4.4磅的月岩和月壤样本带回地球,中国继成为将航天器送达月球背面的航天国家,又成为了几十年来收集月岩和月壤样本并送回地球的国家,而带回来的样本也让我国的探月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进展。
 
 
  当然在这项研究的背后,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由于研究的内容为月壤、月岩,因此当时不少网友“吐槽”我们要在月球种土豆。而在后来,央视新闻在相关报道中,还刻意在标题上强调了“不能种菜”,并由此展开介绍,表示月壤不含任何有机养分,并且非常干燥。
 
  那么这次从月球带回的月岩和月壤样本又让我们收获了何种科研突破呢?据了解,科学家通过对土壤的分析发现,月壤中存在大量的氦-3,而这种成分是一种地球上很少,但是有可能进行热核聚变发电的清洁能源。并且通过测量与估算,得到了月球中含有100万到500万吨氦-3的结论,换言之,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尽管月球无法成为一个种菜的地方,却可能成为一个 “能源补给站”。
 
  而从技术本身来说,这次从月球带回月壤一定程度上也为后续航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方向与实践经验,说不定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也可以将火星的土壤带回地球,研究一下火星的土壤能不能“种土豆”。
 
  但无论目前研究的进程如何,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在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我们正在越来越了解外星球,对于宇宙的认知也在不断扩大。
 
  航天技术本身是一门复杂的技术,它融合了数学、物理学、化学、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其发展的历史背后更是几代人共同的努力。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么技术,或许这个词就是精密。甚至不夸张的说,失之毫厘对于航天技术来说,背后牵涉到的不但是经济资源上的巨大损失,更关乎到宇航员的性命。也正因为如此,涉及到航天技术的仪器设备,往往都是业界的翘楚。
 
  就拿航天器研发、制造为例吧。作为航天领域重要的一环,航天器可以说贯彻了航天领域的多个阶段,而就航天器来说,各式各样的仪器也囊括了设计、研发、维护、检查的各个阶段。
 
  首先是设计阶段,为了确保后续发射、分离、回收的多个阶段的精准无误,航天器的设计不但要考虑能源、结构问题,还涉及到环境保护、突发情况应对等情况。也因为这个原因,航天器在设计环节就需要考虑结构设计、材料设计、计算机发射模拟等多个环节。而在整个过程中,数字化设备以及试验机、试验箱等仪器的使用可以说非常频繁,更不要说还有大量的计算机模拟工程。
 
  而随后的生产环节就比设计更复杂了,囊括了材料加工、预组装、机内安装、无损探伤等环节,每个环节里还有类似于点火测试、分离测试等细节,整个过程中,不但会涉及到大量计量仪器的使用,还需要x射线仪器、超声仪器等无损检测仪器的帮助,同时也少不了色谱、光谱、气质联用仪等实验室分析仪器的协力。
 
  另外,直至航天器发射前,每个细节都需要详细的检查、例如发射地的天气状况,支架的无损检查等等。可以说只有确保了之前这些所有内容的万无一失,航天器才真正有机会飞向太空,为我们带来宝贵的实验样品,帮助我们拉近与外星球、与太空的距离。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中国航天日 科学仪器如何助力航天发展(下)

    上一期我们粗略的盘点了一下航天器在进入宇宙前用到的大大小小的仪器设备,但是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并没有,对于已经身上太空的航天器来说,内部同样涉及到了各式各样的仪器设备。
    2020-04-24 14:43:29
    4091
  • 中国航天日 科学仪器如何助力航天发展(上)

    50年前,《东方红》的乐谱乘坐航天飞船,随着“东方红一号”上了太空,以电磁波的形式传输到全国各地,奏响了属于中国人民的骄傲;50年后的今天,我们迎来了第五个“中国航天日”,而此时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开始拥抱星辰大海的航天大国。
    2020-04-24 11:32:59
    3221
  • 月背研究获进展 科学仪器助力航天探索

    嫦娥奔月玉兔遛弯原本是在我国广泛流传的神话故事,美丽的嫦娥与可爱的玉兔形象也因此深入人心,而就在近几年,提到嫦娥和玉兔,我们脑海中或许浮现的是另外一幅场景——嫦娥工程。
    2020-02-28 11:46:48
    3196
  • 在太空中造肉?航天领域或是人造肉新方向

    新事物的诞生往往伴随着争议性和话题性,人造肉亦是如此。尽管,人造肉被成功培育出来的消息早在2015年就曾出现在科学刊物上,但在过去的4年中,人造肉的技术一直在革新,且由于生产成本的原因,收获的评价也存在两极性。
    2019-10-12 10:44:50
    3498
  • 火星探索获进展 航天事业背后的科学仪器

    一直以来我们都没有停止对宇宙的探索,从载人航天发射到月球着陆,从人造卫星到火星探测器,宇宙的神秘带给我们希望的同时,其面纱也逐渐被我们揭开,而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科学仪器可以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9-05-24 09:49:05
    3574
  • 苍穹!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精神的带领下,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斐然成就。一个个新的里程碑不断刷新,也不断缔造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至高影响力。
    2018-12-10 08:46:04
    2235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