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仪器仪表织就 “智慧天网”:花江峡谷大桥背后的行业突破有什么?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行业要闻

仪器仪表织就 “智慧天网”:花江峡谷大桥背后的行业突破有什么?

2025-10-10 11:08:18来源:仪表网关键词:花江峡谷大桥阅读量:9212
我要评论

  在贵州花江峡谷625米高空,主跨1420米的花江峡谷大桥,不仅是世界第一高桥,更是仪器仪表行业的 “技术试炼场”。面对极端环境与施工精度挑战,精密仪器与智能系统深度整合,成为工程建设与运维的核心支撑。​
 
  抗风与施工:精准监测保安全提效率​
 
  峡谷 14 级强风是施工的 “头号敌人”。建设团队部署多普勒激光雷达测风系统与风速传感器,构建立体监测网络,实现风速风向分钟级更新,超 8 级风自动锁定设备。基于监测数据,创新设计抗风结构,还衍生出特色桥旅项目。​
 
  钢桁梁毫米级对接难题,由智慧缆索吊装系统攻克。该系统集成高清工业相机、北斗定位模块与张力传感器,将吊装精度控制在 ±2%,单人即可在控制室操作,对接时间缩短 1 小时,73 天完成全部吊装。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智能温控系统通过预埋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差,自动启动冷却水管,杜绝裂缝产生。​
 
  运维革新:智能监测护航百年工程​
 
  大桥主缆植入光纤光栅传感器,构建 “智慧索” 系统,实时监测温湿度、应力状态,超标时联动除湿设备,降低锈蚀风险。焊接检测采用红外热像仪、超声波探伤与射线检测,确保一级焊缝质量;边坡监测结合测斜仪、裂缝计与无人机摄影,实现主动预警,预计年省千万检测费,延长桥梁寿命 30%。​
 
  行业突破:超级工程驱动技术升级​
 
  花江峡谷大桥的建设,倒逼仪器仪表行业在极端工况适应性、监测智能化等方面突破。耐高温、耐低温传感器,多测点视觉系统成为高端市场新宠;“监测 - 分析 - 控制” 闭环模式成熟,位移监测误报率显著降低。新材料应用也促使检测仪器精度升级,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助力行业从 “工具供应” 迈向 “方案服务”。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