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具身智能产业迎政策东风,传感器行业有望迎来爆发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行业要闻

具身智能产业迎政策东风,传感器行业有望迎来爆发

2025-10-10 11:08:19来源:仪表网关键词:具身智能阅读量:12530
我要评论

  “机器人要变成一个‘人’,人的‘五感’它就都应该有,这需要一个底层技术感知,也就是要用到大量的传感器。”近日,汉威科技董事长任红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机器人将给传感器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这是一个规模比工业市场还要大的市场。
 
  政策资源加码,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加速
 
  2025年,在世界范围内,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深度赋能实体经济,全球制造业格局也正加快重塑。作为人工智能发展重点之一,“具身智能”今年首次写入了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而智能机器人正是“具身智能”的典型终端产品。
 
  具身智能,简单来说,就是让人工智能真正“长出身体”。它不仅要像人一样“能看、能听、能感受”,还要学会规划与决策,自主完成各种复杂动作。
 
  2025年,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了更多技术突破。扔掉遥控器,搭载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通用视觉感知系统,具身智能机器人可以在体育赛道上实现自主奔跑;从原型机迈向量产,具身智能机器人走入巡检、服务营业厅、工厂、养老医疗等真实场景,拿下亿元订单。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占全球约27%;从本体到大脑,具身智能机器人正在加速迭代。
 
  目前,我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正在从硬科技突破和场景化落地双向发力,不少地方都在政策和资源方面,积极布局推动。比如在北京亦庄,以“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为代表的创新平台,已集聚机器人生态企业300余家,产业链规模超百亿;上海成立了“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计划到2027年推动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此外,浙江、安徽、湖北、四川等地也成立了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集聚区域产业优势力量,推动技术共享与联合攻关。
 
  传感器是具身智能核心“器官”,行业有望迎来爆发
 
  2025年被业内称为"具身智能量产元年",多家整机厂商公布规模化生产计划。据中信证券调研,全年具身智能机器人出货量有望突破50万台,是2024年的3倍。这种爆发式增长主要受益于三大因素: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核心技术突破、成本快速下降。特别是在《意见》推动下,各地正加快完善测试场地、算力平台等配套基础设施,为产业发展扫清障碍。
 
  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是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传感器遍布具身智能机器人全身,与人体的感官神经类似。传感器采集到的视觉、位觉、触觉、力觉等信息,通过软硬件算法进行数据融合,它为交互和运控模块提供实时信息,使机器人能够感知外部环境和自身状态,并调整运控规划,传感器在具身智能机器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约520亿美元,近年来年化增长率10%左右。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约1640亿元,年化增长在15%以上。如今,具身大模型快速迭代,具身智能供应链快速降本,正加速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有望推动传感器行业爆发。
 
  汉威科技凭借传感器技术优势占据产业关键节点。公司开发的"触觉-平衡-力控-嗅觉"多维感知矩阵,解决了机器人环境交互的核心难题。其中,柔性触觉传感器厚度仅0.1毫米,却可实现0.1克精度的压力感知;电子传感器能识别3000多种气味分子,达到专业品酒师水平。汉威科技董事长透露,这些产品已获得优必选、达闼等头部客户的批量订单,预计2025年相关业务收入增长200%。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