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lent

要闻时事名企会展招标中标食品检测生物医药能源环境

微生物还能造“肉” 合成生物技术为食品领域打开新思路

2023年02月23日 16:14:01来源:仪器网

分享:
人气:2627
  【仪器网 食品检测】肉是我们日常饮食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提供了脂肪酸及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肉是饮食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从环保的角度来说,人类对于肉类的需求催生了畜牧业的诞生,而畜牧业本身却对环境负担有着明显的影响。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际上一直在提倡对肉类饮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革新”,而人造肉便是其中话题度颇高的一种方案。时至今日再提“人造肉”,大家应该已经不再陌生,但即便如此,人造肉依旧存在许多争议的点,例如口感的还原度以及造价。
 
  但事实上,近几年,随着合成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人造肉的部分问题开始被慢慢解决,而这种新技术下诞生的新食物,似乎也在特定市场被寄予厚望。
 
  什么是合成生物技术?简单的说就是从生物学范畴,利用生物系统去合成某种化合物的技术,包括人造肉在内,许多人造食品的生产都依托于该技术的发展。而在合成生物技术中,发酵蛋白技术又是近几年的热门。
 
  为什么发酵蛋白技术广受关注,这和目前人造食物的一个核心问题有关——蛋白质。蛋白质是肉的主要成分,同时其提供的主要营养。而在人造肉领域,人工塑造蛋白的过程也是关键所在。目前,想要实现这一过程,主要的方法有两个,植物蛋白加工、动物细胞培养,然而这两个方法无论在效率还是成本上,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在这一背景下,发酵蛋白技术便成为了突破口。
 
  众所周知,发酵食品历史悠久,它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美食的同时,也丰富了食品的营养类型,而事实上它本身也是一种实现蛋白质转化的有效手段。发酵技术既能以加工食物为目的培养微生物,以获取微生物本身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又可以将微生物合成的风味物质、酶、脂肪等物质加入植物基产品或细胞培养肉中,从而改善食品的口感与营养价值。
 
  并且与植物蛋白、动物蛋白相比,利用微生物发酵方式生产的蛋白发酵蛋白,蛋白含量更高,同时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纤维素、碳水化合物、脂类、矿物质,以及丰富的酶类和生物活性物质,且不含胆固醇营养价值更高的同时也更利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更重要的一点是,成本低。发酵蛋白技术涉及的原材料一般是含碳、氮、氧等元素的低成本原料,生产过程中难点也只是对发酵罐温度、酸碱度和营养条件的控制,而从目前的仪器监测技术来说,掌握温度、酸碱度等内部环境条件并非难事。换言之这项技术可以在回收一些农业废料的同时实现蛋白质的生产。
 
  不过现阶段来说,这项技术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老生常谈的成本和口感问题,尤其是还原原切肉口感还是重要难点,甚至可以说这点直接影响了其在国内市场的普及。但从目前市场的发展格局以及与传统技术相比它所具备的独特优势,或许微生物“造”的肉真的会在某一天登上我们的餐桌。
(本文来源:仪器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仪器网官方微信
@仪器网
已推荐
0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970297226@qq.com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MTS工业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第四届国际兽医检测诊断大会
第四届国际兽医检测诊断大会

时间:2023.03.29~2023.03.31 地点:重庆国际博览中心


返回首页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