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水果做果切 食安问题后的道歉你接受吗?
【仪器网 食品检测】互联网的发展让消息传播的速度变快的同时,也让消费者所拥有的表达权与监督权有了更直接的实行手段。最近就有博主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曝光了某水果连锁门店存在将水果违规分级、售卖隔夜水果、用变质水果做果切的行为,而该门店品牌也在时候发布致歉声明并就涉事门店进行了处罚以及整改措施。

原本事情到这里就已经结束了,但是一条评论却让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评论大致的内容是讽刺现在的连锁食品企业,一旦出事了,最后道歉的话术无非就是“个别门店”“引以为戒”“加紧排查”“实在抱歉”这十六个字,而对于食安问题本身或者后续评论中其他卖家反馈的食品问题却只字不提,这种道歉显得无力也很难让人接受。
事实上,纵观过去和食品安全有关的新闻,店家违规销售变质、过期商品,或者厂家在生产过程中违规使用添加剂的事情不占少数,其中也不乏我们熟悉的大品牌,而当我们联系当时的情况在看如今的这些企业,有的不得不推出我国的消费市场,有的则变得无人问津,剩下哪些重新走进人们视野的,许多也在涉事几年内饱受质疑。因此,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食安问题后,所谓的厂家、商家道歉,其实并不会收获绝大部分消费者的认可,食品安全问题,对于一个售卖食物、生产食物的商家来说,就是道德的底限、诚信的底限。
除此之外,还有个问题值得讨论,那就是针对生鲜果蔬类食品的检测,现有的监测环境是不是还存在有待改善的地方。
尽管在监测仪器以及相关标准、法规的协同作用下,我国针对食品安全的检测以及问题处罚已经有了一套非常完善的体系,但是,实际生活中,相关的监督工作常常只能在产品出场或者相关的抽检工作中才能得到全面的实施。而对于生鲜果蔬类产品来说,他们的食安问题往往是发生在售卖过程中的,这也就导致许多问题其实很难通过市场检测来实现早发现。不仅如此,由于抽检本身也具备一定的局限性,这也就导致漏网之鱼的存在可能性其实非常高。这些问题,显然也不是单纯地通过抽检就可以杜绝的。
而从现有的技术来说,强化群众的监督能力或许是一个有效的途径。通过增加快检车或者建设快检区为居民提供一个质检的快速途径,简化问题的反馈流程,让用户更方便的将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公开并维权,从而促使商家规范食安。
(本文来源:仪器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 已推荐
- 0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扎实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三北工程科学绿化
- 让仿生皮肤“害怕”疼痛 材料学又获新突破
- 茂默科学:一站式科学仪器服务供应商
- 不断发展的“人体阅读器” 核磁共振成像透视奇妙人体结构
- 真诚、坚定、感恩 北京欧信胜专注环保仪器行业
- 奥利赛克:致力于实验室仪器设备 提供卓越解决方案
我要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