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未来食品”是否可期?检测技术或是关键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食品检测

“未来食品”是否可期?检测技术或是关键

2022-01-12 11:45:13来源:仪器网关键词:未来食品阅读量:4126
我要评论

  【仪器网 食品检测】“民以食为天”,提到吃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漫长的历史在不同地区孕育出了各式各样的美食。与此同时,物流技术的发展已经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利,让我们随时随地可以吃到各地不同特色的美食。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在食品业已经如此成熟的当下,食品产品又会发生哪些改变,未来的食品是什么样子的呢?
 
  事实上这个问题却是引发了一系列的技术讨论,上肢在前段时间的消费电子展(CES)上还为此设立了一个新的展区——食品技术。
 
  提到食品技术,许多人可能会想到食品的加工工艺或者是食品的添加剂,从广义上来说,这些确实都是食品技术的范畴,但是并不全面。如今食品相关的科研项目越来越多,而其中与食品有关的技术均可以称之为食品技术,这些技术可能涉及到食材的选择、食品的加工,甚至还包含食材的“制造”,是一个充满着匪夷所思的领域。
 
  也正因如此,食品技术可以被认为是影响着“未来食品”发展的一个领域,像人造肉就是这个领域具备代表性的结果。那么“食品技术”未来可期是否意味着,像人造肉这类的非常规食材会成为“未来食品”并受到大众欢迎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尽管人造肉在技术上的成果刺激了诸如鸡肉、海鲜、牛奶或鸡蛋的植物性食品开发被提上了日程,但是即便到了今天,人造肉面临的争议仍旧没有停息。而无论是口味上的差异还是价格上的限制,人造肉距离走上普罗大众的餐桌仍有很长的距离。尽管我们不能否定其未来是否会进一步得到突破,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说,大众应该还是更愿意相信料理技术给传统肉类带来的口味提升。
 
  那么“未来食品”是不是不值得期待呢?自然也不是。其实究其原因,还原度、安全性、价格是决定“未来食品”是否具备未来的关键,而想要实现这些,其实检测技术以及科研技术才是关键所在。事实上,即便是我们日常接触的传统食材,食源性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换言之无论你是“养”出来的食材还是“造”出来的食材,检测技术都是贯彻食品普及的一类关键性技术。而在这个基础上优化生产方案,进一步推进生产技术发展,才能实现这类特殊食品从“尝鲜”到“普及”之间的稳定过渡。
 
  私以为,食品技术从根本上来说,是科学技术在食品产业上的发展,它确实会影响未来食品的方向,但是这种方向是不是刺激新食品的产生是不确定的,就好像即便是今天,转基因食品仍然面临争议一样,只有当时间以及技术给出我们具体的答复,我们才会知道,未来的食品会是怎样的丰富且匪夷所思。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