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真感情何须“劝君更尽一杯酒” 悉数那些劝酒谣言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食品检测

真感情何须“劝君更尽一杯酒” 悉数那些劝酒谣言

2021-02-26 10:45:13来源:仪器网关键词:阅读量:5953
我要评论

  【仪器网 食品检测】尽管春节假期已经过去了一个礼拜,但是新春的气氛并未完全褪去,而在传统观念中过了元宵才算真正的把这个年过完,碰巧今年元宵节又碰上了星期五,不少人都计划和家人朋友再享受一次属于春节的饕餮。但是问题也随之产生了,古人云“酒逢知己千杯少”这种聚餐朋友、家人间的聚餐,总避免不了几个人情到深处小酌几杯,而在这种场合,有时候“劝君更尽一杯酒”的善意或许会成为无意间伤害亲友的恶意。借此机会,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劝酒”“解酒偏方”里的那些谎言。
 
  多喝喝就会喝了?酒量是一种天赋
 
  情到深处喝喝酒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逼不能喝酒的人喝酒,或者无节制的劝别人喝酒就是一种无礼的表现了。而面对不会喝酒或者婉拒酒杯的人,许多人会以“多喝喝就会喝了”来劝酒,但是真的如此吗?错,酒量是练不出来的。
 
  事实上,一个人酒量的大小和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两种酶有密切的联系。酒的主要成分为酒精,同时酒精也是“醉酒”的罪魁祸首。而酒精进入人体后,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会将其转化为乙醛,乙醛又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催化成乙酸,后转化为二氧化碳与水。但是并不是所有人分泌出的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活性都足够高,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并且只有那些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活性都高的人,才会拥有“好酒量”。并且,对于那些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活性不高的人来说,多喝甚至还会影响甚至伤害体内的其他器官。所以说,酒量真的是一种天赋,多喝喝就会喝了不过是一种谣言罢了。
 
  酒能驱寒还能养生?无稽之谈
 
  尽管我们总说酒百害而无一利,但是对于那些餐桌上的“好酒者”来说,他们却能找出各式各样的理由来反驳你,例如“黄酒、白酒能驱寒暖身”“红酒能抗癌、养颜”等等。但是科学告诉我们,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喝酒不能暖身,也不会有抗癌效果。
 
  人体是一种恒温动物,当处于寒冷环境时,身体会通过缩小毛孔来减少体温的流失,比刺激身体作出“哆嗦”的动作产热,起到保温的作用。而喝酒则是通过酒精刺激身体毛细血管,使血管舒张,血液循环加快,尽管这样短时间内人体会感觉到皮肤温暖,但同时会伴随着热量的流失,散热加快不但不利于身体驱寒暖身,更会增加风寒、感冒的几率。
 
  而至于能不能抗癌,直接的否定依据就是酒精本身。酒精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一级致癌物,喝酒这个行为本身也和各种各样的癌症有关,大量研究发现,只要喝酒,口腔癌、食道癌、乳腺癌等癌症的风险就会有所上升,而喝酒对于身体中的咽部、喉部、食管、肝脏、结肠、直肠和乳腺都会产生一定的伤害,因此,别说抗癌,喝酒本身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用酒醒酒?宿醉别喝酒喝水
 
  有的人前一天晚上喝完酒之后第二天早上会出现头痛、眩晕、胃部不适等症状,而一些人将这种情况称之为宿醉,并认为遇到这种情况要小酌一杯用来缓解难受的感觉。显然,这也是错误的。事实上,宿醉本身就是一种病状,属于轻型急性酒精中毒,原因是饮酒过量导致隔夜休息后体内的酒精并没有完全的转化或排出干净。既然是酒精引起的问题,自然不可能因为在此摄入酒精而得到好转。遇到宿醉的情况,直接有效的方法还是多喝水,促进身体排出酒精。同时多喝水也是解酒关键。
 
  事实上,如果从健康的角度来看,不喝酒一定比喝酒安全、健康,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酒在一些场合确实能够活跃气氛、活络感情,对于许久没见的亲人、朋友,一杯酒或许能够承载许多言语无法传达的情感。但是,为了身体,我们即便要喝酒也要控制。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NOLO饮料收获群众青睐 品质监管确保群众健康

    “酒逢知己千杯少”,酒在我国的餐饮文化中尽管饱受争议,但依旧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像年夜饭、团建聚餐等场合酒往往也是餐桌上的一个重要组成。而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酒更被赋予各式各样的寓意与形象。但与之相对的是,在各种围绕健康展开的讨论或者科普中,都给予了酒一个结论——伤身。
    2022-01-24 15:39:24
    4464
  • 勿让谣言阻碍发展 如何遏制网络谣言乱象

    日前,造谣“杨振宁去世”的博主出来道歉,并表示自己认真反省,自罚停博三个月,同时其此前发布的“杨振宁已经离世”内容也已经全部删除。但这个结果似乎并没有让网友满意,更多的人希望他能为自己的口无遮掩以及造谣的行为付出更惨痛的代价。
    2021-03-24 10:14:08
    5549
  • 盘点八月谣言 谁对我们的健康虎视眈眈

    夏天一直是谣言传播较为频繁的季节,尤其是与食品安全以及疾病防控方面的谣言。而就在近日,不少媒体针对八月兴起的谣言作出了辟谣以及科普,小编也借此机会谈谈这些谣言背后,涉及到的“偏方”“野门路”的潜在隐患。
    2020-09-03 09:05:23
    4595
  • 别把世界让给愚者 仪器人浅谈谣言

    从传播媒介的角度来看,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原有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四大类传统媒体单向传播信息的局限性,并且也让大众从信息的接受者转变为信息的接发者。一定程度上来说,互联网让媒体具备了更强的时效性与更高的自由度。但是,相对的,也带来另一个问题——谣言。
    2020-05-20 11:03:24
    3490
  • 科研仪器 甄别工业假酒

    悄无声息的,九月慢慢走到了月末,大家翘首以盼的国庆小长假也即将来到,相信已经有不少小伙伴已经和朋友约好国庆聚一聚。好友聚会固然是开心的,但是从往年来看,国庆聚餐发生的意外似乎并不在少数
    2019-09-26 11:18:51
    4665
  • 科学仪器复活千年前的风味

    英国《每日邮报》近日发表文章称,以色列研究人员从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黏土器皿中提取了酵母,并成功用这种酵母酿造出了啤酒和蜂蜜酒,为现代人们了解古代世界提供了新的线索。
    2019-05-27 15:45:40
    3427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