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武大团队为学生打造家庭实验室 科研需要引路人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时事聚焦

武大团队为学生打造家庭实验室 科研需要引路人

2020-06-28 11:18:57来源:仪器网关键词:武大阅读量:3774
我要评论

导读:尽管目前大部分学生已经返回了学校,但是关于他们的学习状况,以及网课期间实验相关课程是如何进行的,依旧是大众关注的点。而就在这个问题上,有的学校像大众交付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仪器网 时事聚焦】尽管目前大部分学生已经返回了学校,但是关于他们的学习状况,以及网课期间实验相关课程是如何进行的,依旧是大众关注的点。而就在这个问题上,有的学校像大众交付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近日,“武汉大学团队打造600多个家庭实验室”的新闻上了热搜,其中讲到,为了帮助学生在家中全面完成本学期的实验教学任务,武汉大学老师将100多万件电子元器件挑选分装成600多个实验套件,通过快递的方式送到学生家中,并安排了10多位老师轮班在线答疑,帮助学生在家中有效地完成了实验相关课程的学习。
 
  从我们这一行的角度来看,这次成功的“家庭电子实验室”在线教学背后离不开学校的努力与负责,同时也离不开物流行业的愈渐强大。而如果换个角度来看,这件事也证明了,如果是菁菁学子是科研的未来的话,那么一所负责任的高校便是科研迈向更远未来的指路人。
 
  一直以来,对于科研我们始终强调的是创新。然而客观的来说,创新只是一种手段,想要科研持续发展,对于原本知识以及技术的传承同样重要。这就好像建设高楼大厦,无论你怎么设计,想要楼房牢固,地基始终是不可忽略并且需要稳扎稳打的。
 
  但是同样的,我们也不能故步自封。技术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科研追求的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收获的全新结果。而问题的产生往往是伴随着时代进步而来的,是新颖的。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往往需要从新颖的、年轻化的角度来看,这就需要更多的更有想法的研究人员加入。而这群人,正是目前高校努力培养的人。
 
  古人云“老马识途”,老师也要,科研学者也好,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纵然不能在科研项目中完全的体现出来,但是不会影响他们把这些内容传承给下一代。就像武汉大学团队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实验项目的学习,采用了快递和老师轮班指导的方式,完成了相关的教学任务。在许多仪器企业、科研机构,都会采取老研究员带新人的模式。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让研究可以更快地进行下去,更多时候,是为了帮助新人积累经验,甚至眼光如果放远一些,这同时也是一个老一辈将未完成的工作以及自己所拥有的技术托付给下一代的过程。正像鲁迅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科研。
 
  不过也正因如此,科研对于引路人同样严格,如何筛选出好的教师、研究员、工程师,对于学校、企业的后续发展,技术的传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青年人为科研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老一辈为科研奠定了足够的基础,当年轻人发光发热的同时,科研的引路人也值得被铭记。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复旦大学:2024年1月取得的科研新突破!

    高等学校具有学科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因而积聚着科学技术的巨大潜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2024-02-26 15:43:02
    1077
  • 从高校出发 让科研“接地气”

    高校主动去寻求合作,很大层面上是给科研一个明确的“目的性”,即“国家是主题,发展策略是基本”,从事科研要放弃自我满足,寻求更高层次的突破。
    2024-01-03 14:13:41
    1171
  • 丰收七月!华科大科研团队取得一系列科研新进展

    近段时间,华中科技大学的科研人员坚守在科研一线,紧盯前沿,刻苦攻关,跑出科研“加速度”,七月不断有科技成果上新。
    2023-08-11 16:50:25
    1348
  • “或”字引发的争议 科研与广告之间的纠葛

    科学研究讲究严谨性,因此在许多成果公开的时候,我们会经常性的看到“或”这个字,“或将”“或能”等词也成为了科技报道中经常会使用的词语。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这些字或者词对于规范科学成果的表述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与此同时,这些“或”却也成为商业广告中,伪科学宣传的“祸”。
    2023-08-11 11:54:15
    3267
  • 科研或许不是发展的“唯一解”却是重要的“解”

    曾经,一句“落后就要挨打”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而从历史、从时事我们意识到,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有话语权,我们才能和那些曾经轻视我们的国家平等的对话。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人民用青春挥洒汗水助力国家发展,中国则以不可思议的进步速度,像世界展示着我们的发展与强大。
    2021-03-31 11:28:41
    4785
  • 教育不是“死读书” 科学教育需要走出舒适区

    近,《中国青年报》的一篇名为《学生为什么会认为麦浪是秋景》的文章在晚上引起了热议,文章围绕四川某班近三成的孩子齐刷刷用麦浪形容秋天四川盆地田野的景象的行为,就孩子缺乏常识的原因做出了分析,并呼吁孩子们走出课堂,去了解那些生活中才能体会的知识。
    2020-12-22 10:41:34
    4256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