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教改,让科研的未来充满期待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时事聚焦

教改,让科研的未来充满期待

2019-12-26 10:46:23来源:仪器网关键词:教育阅读量:3915
我要评论

  【仪器网 时事聚焦】转眼间,2019年即将进入收尾阶段,从高校企业到部门机构也开始陆续进行年终总结的工作,各式各样的年度“关键词”也开始在网络传播开来。尽管每年的年度词汇都有所差别,但是有几个词语即使不上榜,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比如“教育”。
 
 
  随着教育部党组对部属各高校党委印发《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教改成为了2019年被频繁提到的内容,而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中,随着高校科研管理自主权的逐步落实,高校科研也迎来了崭新的面貌。
 
  当然,作为一个旁观者,其中的细枝末节我们没有权利去评价,但从一个仪器人的角度来看,教改,切切实实的让我国科研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事实上,建设教育强国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程之一。如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国家已经很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资源,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知识型人才也逐年增加。但是与整体基础像对立的是我国在创新教育上的短板。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许多实用性成果被其他国家认同且重视,但是如果深入考究,会发现其中牵涉到的核心技术并不完全属于我国。一个可能不恰当的例子,即使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移动便携支付,其中牵涉到的二维码等核心要素,却是诞生与其他国家。
 
  因此,随着我国对于自主科研实力的重视,教育也开始侧重于在科研创新方向上的投入。那么具体体现在哪里?首先就是资源侧重。这并不仅仅体现在知识领域上的侧重,还包括了在人才投资上的重视。关注新闻的人应该有所影响,在过去的一年中,媒体曾多次报道了大学生适当增负的相关内容,其重点是希望学校重视人才教育,高校所培养 “毕业生”的前提是“学生”,什么意思?就是要确保受到教育的学生拥有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我约束的能力,而不是虚度光阴蒙混过关的求个文凭。
 
  那么这对于科研有什么意义?更多的人才有机会参与到科研中提供新鲜血液。传统的教育中,所培养的人才多少会倾向于应试教育,规范化的教学思维带来的便是投机取巧。但是,随着教育开始有所侧重,兴趣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高校学生的学习摆脱了仅仅为了毕业的盲区,自然实用型人才的数量也会有所增加。
 
  说白了,如今的教育体制带来的,不仅是更严苛的审核体制,更重要的是,鞭策学生更主动地去接触知识,去了解自己喜欢的内容。对于科研来说,这无疑为未来科研力量提供了有效的筛选与助理。未来我国的科研,应该会有更加显著的进步。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参考消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上海公布89所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名单 试点工作开展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试点工作的通知》。
    2025-01-21 09:01:14
    20103
  • 复旦大学:2024年1月取得的科研新突破!

    高等学校具有学科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因而积聚着科学技术的巨大潜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2024-02-26 15:43:02
    1481
  • 从高校出发 让科研“接地气”

    高校主动去寻求合作,很大层面上是给科研一个明确的“目的性”,即“国家是主题,发展策略是基本”,从事科研要放弃自我满足,寻求更高层次的突破。
    2024-01-03 14:13:41
    1410
  • 丰收七月!华科大科研团队取得一系列科研新进展

    近段时间,华中科技大学的科研人员坚守在科研一线,紧盯前沿,刻苦攻关,跑出科研“加速度”,七月不断有科技成果上新。
    2023-08-11 16:50:25
    1786
  • “或”字引发的争议 科研与广告之间的纠葛

    科学研究讲究严谨性,因此在许多成果公开的时候,我们会经常性的看到“或”这个字,“或将”“或能”等词也成为了科技报道中经常会使用的词语。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这些字或者词对于规范科学成果的表述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与此同时,这些“或”却也成为商业广告中,伪科学宣传的“祸”。
    2023-08-11 11:54:15
    3641
  • 完善学生线上学习用品安全 严防市场乱象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而教育则是培育及养护这些“花朵”的过程,因此一直以来,教育产业都受到高度重视。随着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从课堂到课外,科技产品对于教育带来的改变不容忽视,甚至时至今日,线上学习已经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2022-08-18 16:44:35
    3606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