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为民还是利己 浅谈“三高”科研成果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时事聚焦

为民还是利己 浅谈“三高”科研成果

2019-08-20 15:58:48来源:仪器网关键词:5G阅读量:4228
我要评论

  【仪器网 时事聚焦】从“我们需不需要5G”到“5G到底有多快”,关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从未停止。如今,这项技术即将正式进入我们的生活,其背后承载着骄傲却也伴随着无法规避的适用性问题。近日,一条关于“190元5G套餐”的话题引发了大家的讨论,尽管有的人表示可以理解,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表示这个价格过于高昂,难以接受并且更愿意继续使用4G套餐,甚至还有部分网友发现自己的4G套餐开始出现信号不稳定以及限速的情况,认为这与运营商届时推广5G有所关联。
 
 
  尽管,我们无法由此判断5G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但是这一现象却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个问题——技术成本是新技术投入使用前难以规避的话题。如何权衡利益与利民之间的平衡成为了高成本、高投入、高收费科研技术所要面临的直接问题。
 
  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对于科研来说,时间投入与经济成本是不能忽略不计的。即便是在国家全力支持高校等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今天,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中投入的心血都不可估量,甚至可以说,像爱迪生那样经历过99次失败才成功的科学家如今依旧普遍存在。但是,这是不是说投入了那么多,结果本身的价值就很高的呢?显然不是。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否认投入的心血对于后科研成果价值的影响,可是,决定科研价值的因素有许多,除了成本,更重要的一点是这项技术的开发价值,而这一点就包括成果中蕴含的技术水平,以及或是对于生活,或是对于科研探索,这项技术存在的价值。
 
  而价值二字却也恰恰成为破坏利益与利民之间的关键。
 
  对于大众来说,好不好用、实不实用是评价一个产品价值的标准,价格实惠与否同样也是,尽管对于一些生活必需品来说,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是退而求其次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一项新技术进入居民生活,如果面向的是大众市场,那么就应该做好坏的两个打算——实用效果很诱人,但是价格超出居民能承受的心理价位失去市场;价格低廉亲民,但是实际使用效果不佳,居民更愿意选择已经习惯的产品。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之前再夸5G快到“离谱”,现在却表示宁愿继续用4G的原因。
 
  那么是不是可以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呢?这又是前面提到的另一个情况——对于科研学者来说,他们前期的投入实在太巨大,科研人员不是慈善家,如果一开始就采取低价利民的模式,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意志的消磨,并不利于激励科研的后续发展。
 
  那么是不是说“三高”科研成果就无法规避利民与利己之间的矛盾了呢?这时候可能就需要第三方的加入了,比如、政府投资。一般来说如果第三方能在前期提供足够的支持,那么在后期定价的时候,就可以确保基本利益的同时为群众提供尽可能实惠的价格。当然这背后可能还会牵涉到第三方利益。除此之外,另一种模式就是走“从实验室到百姓”的发展道路,先将技术运用在国家建设、实验室科研等公用领域,待到成本、前期投入涉及的那部分定价可以降低之后,在逐渐转为民用技术。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