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袋装产品有异物?异物探测机成守护品质安全重要防线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食品检测

袋装产品有异物?异物探测机成守护品质安全重要防线

2019-02-20 09:33:35来源: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关键词:异物阅读量:1768
我要评论

  【中国仪器网 食品检测】近日,郑州一位先生向某网投诉,自己购买的袋装香辣小鱼中存在异物,并且提供了相关证据:异物照片及包装。其实,类似于食品中存在异物的案例不在少数,比如某国召回含有异物的鸡肉制品,骨肉相连出现塑料条似异物,草莓“藏针”事件等。那么,在食品质量安全备受关注的今天,食品加工企业该如何把好生产关,避免问题食品流入市场呢?
 
  众所周知,根据《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生产经营者不可生产混有异物、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否则,经营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如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或者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等。为此,相关食品加工莫要抱着侥幸的心理,忽视食品生产质量安全,否则企业得不偿失。
 
  那么,食品加工企业该如何把好产品生产安全关,防止夹杂异物的食品流入市场呢?根据上文提到的袋装香辣小鱼可知,此类食品属于熟制动物性水产干制品,一般加工包括选料、分拣、清洗、蒸煮、沥水、杀菌、调味、包装、检测等多道工序。在自动化、连续化、标准化生产的今天,虽说每道工序都是实现流水线作业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香辣小鱼检测环节在避免存在异物的食品流入市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作用突出。
 
  我们知道,在生活中,餐食中也时常出现不慎夹杂极少数小砂粒、虫子、毛发等异物的情况,更何况全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生产的香辣小鱼,由于经过诸多道工序,不排除因为机器磨损或者食品设备质量不合格等掉落的碎屑、铁丝、塑料等混入食品中。另外,也有些食品由于生产工艺的特殊性,是无法做到无异物,像吊线法生产的结晶冰糖,难免会夹带棉线等异物残留。
 
  诸如上述情况,很多食品加工企业在生产线中都设有异物检测环节,通过先进的异物探测设备的判断包装后的食品中是否存在异物,及时、有效地剔除问题食品,保证流入市场的食品质量安全。随着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功能的日趋强大,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多种专业的异物探测设备,比如‌金属异物检测机、X射线异物检测机等,很好地帮助企业阻止存在异物食品到达消费者手中。
 
  毋庸置疑,由于金属异物探测机主要根据平衡线圈系统和磁场系统的导磁性和导电性特点来识别,不断地提高设备的灵敏度,以及、稳定性能,不仅可以很好地避免管理不当带来的漏检问题,还能够降低质量过关的产品误剔除率,从而更好地保证食品生产安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类设备可以、准确地剔除金属异物,但是其它塑料条、砂砾、玻璃、骨头等异物,检测效果不明显。
 
  而X射线异物检测机则采用射线传感检测传递原理,再通过计算机对生成的各种二维图像进行区分、提取、判别,终实现混于食品中的异物或缺失产品的处理。由于射线穿透能力强大,不仅能够把常见的金属异物更加、灵敏、准确地检测出来,同时还可以剔除玻璃、骨头、塑料条、石头等异物。相比金属异物探测机,进一步扩大了异物检测范围。
 
  综上所述,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不排除或人为原因,或外在因素致使产品夹杂异物,企业要严把异物检测安全关,通过专业的异物检测机,、、快速地剔除夹带异物的食品,及时防止问题食品流向市场,有力地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食品异物问题不绝 X射线检测仪助力品质监管

    日前,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发表消息称:韩国顺昌工厂生产的锅巴产品中检出铁块(约1.5~20mm),命令其停止销售并召回该产品。食品产业是基础民生产业,食品的质量安全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近几年,食品中混入异物的新闻不在少数。生产企业在进行生产时,产品的异物检测不可忽视。
    2020-05-13 10:17:13
    2082
  • 国外“藏针”案频发生?异物检测仪剔除护食安

    近日,笔者看到一则新闻,关于“国外又爆出两起‘藏针案’,水果‘藏针’又卷土重来?”。让笔者瞬间想起,去年9月份国外一国家发生了不少于13起草莓“藏针”的恶劣事件。之后又出现苹果、橘子、香蕉、黄瓜、面包“藏针”等令人闻“针”丧胆的事件。那么,是否可以使用先进的异物探测仪器守护餐桌安全呢?
    2019-01-21 09:25:24
    1342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