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类型
资料简介
来自清华大学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罗氏制药等处的研究人员揭示脱落酸受体研究新进展,他们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鉴定出一类不依赖于ABA即可对下游PP2C进行抑制的PYL亚家族,并且揭示了它们独立于ABA行使功能的分子机理。这一发现提供了对PYL家族蛋白依据结构和功能的重新分类。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Molecular Cell》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新生派实力“干将”颜宁教授,她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2004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007年回国,任清华大学医学院担任教授,曾获得Science 和GE Healthcare评选的2005年“青年科学家奖”(北美地区)。近年来其研究组在结构生物学方面进行了多项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研究成果。
脱落酸(Abscisic Acid),简称ABA,是植物体内zui重要的植物激素分子之一,它具有控制、气孔关闭、影响种子发芽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于保护植物对抗逆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ABA受体的研究近年来获得了广泛关注。2009年4月,Science杂志同期发表了两个研究组的独立成果,他们发现了同一家族蛋白PYR/PYL/RCAR(PYLs)是ABA的潜在受体。半年之后,包括清华大学颜宁教授*的科研小组在内的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欧洲的五个研究组几乎同时报道了有关ABA受体的结构生物学研究,证实了PYL家族蛋白是ABA的直接受体,并揭示了ABA调控PYL蛋白抑制下游PP2C的分子机制。这一系列对于ABA受体发现并鉴定的工作入选2009年Science评选的该年度“科学进展”。
PYL蛋白家族在拟南芥中共有14个序列比较保守的成员。自2009年以来,颜宁*的研究组对PYL家族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近期这一研究组又通过结构生物学和系统的生物化学分析鉴定出一类不依赖于ABA即可对下游PP2C进行抑制的PYL亚家族,并且揭示了它们独立于ABA行使功能的分子机理。这一发现提供了对PYL家族蛋白依据结构和功能的重新分类。
在这篇论文中,研究小组对可以体外重组获得的PYL家族的10个成员进行了系统的生物化学分析,发现不同PYL蛋白抑制下游4个不同PP2C具有显著的特异性,从而为理解PYL家族的冗余性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她们发现这些蛋白在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其中一类蛋白(以PYL10为代表的PYL4-10)在没有ABA的情况下就可以比较有效地抑制下游PP2C的去磷酸化酶的活性,而另外一类(PYR1和PYL1-3)则严格依赖于ABA行使功能。进一步的分子机理研究发现,ABA非依赖性PYL在溶液中以monomer(单体)形式存在;而依赖性蛋白则以dimer(二聚体)形式存在,这一发现验证了她们在2009年提出的关于二聚体的存在形式对PYL蛋白有负调节作用的假想。研究小组还进一步发现单体是ABA非依赖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若要使PYL具有ABA非依赖性,该蛋白门控区(CL2 switch loop)的附近还必须有比较大的疏水氨基酸以吸引CL2闭合。这一发现进一步验证了该研究组在2010年针对PYL识别ABA及其类似小分子的结构机理而提出的化学原则。
ABA非依赖性PYL蛋白亚家族的发现为进一步理解ABA的信号传导以及植物抗逆性的调控提供了重要线索。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全国光谱大会
展会城市:株洲市展会时间: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