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经济 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仪器网 能源环境】能源是解决现阶段环境问题的关键领域,而能源产业的突破口在于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情况。再过去的文章中,我们时常把目光聚焦到光伏、风电等可持续发展能源本身上,但实际上,相关产业的复杂度远不至此,储能技术便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领域,传统的电池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储能供能的实际需要,而其中被寄以厚望的技术便是——氢燃料电池。而氢燃料电池绿色化发展的关键除了技术本身的发展外,还有个关键便是今天的“主角”绿氢。
可能还有许多人不了解绿氢的概念,这里先简单的解释一下。绿氢是氢能源的一种概念,指的是依托电解水等手段,借助核能或可再生能源获得的氢气,这种氢气在生产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温室气体及污染物,因此是绿氢。与之相对的,如果生产过程会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那么这类氢气就可以称呼为灰氢。理论上来说,从灰氢到绿氢的过程,是与传统煤电向可再生能源转化密切相关的,因此属于相关产业的技术衍生。
也正因为如此,绿氢生产的难点其实也体现在光伏、风电的落实与普及上。不过就在最近,这个问题或许有了转机。据悉,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消息来源:科技日报),这同样标志着我国绿氢规模化工业应用实现零的突破。
根据相关报道显示,随着配套的光伏电站全部建成、实现全容量并网,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将可以满负荷生产绿氢,每年生产的2万吨绿氢全部就近供应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公司,用于替代炼油加工中使用的天然气制氢,实现现代油品加工与绿氢耦合低碳发展。
而这个项目的成功,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成果。新疆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资源,光照条件十分适合光伏技术的落实,与此同时,储氢能力、输氢能力的提升,也让年产2万吨的制氢能力有了用武之地。
不仅如此,从技术本身来说,该项目的落实同样标志着我国成功解决了绿电制绿氢过程中工艺技术新、规模大、无成熟工程案例的几个根本难题,其背后涉及到的技术发展、设备研发、产品落实,均体现了我国子阿相关核心技术上的自主实力,对于后续进一步发展绿氢产业,扩大生产规模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来源:仪器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 已推荐
- 0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锌离子电池研究获突破 储能仍是能
- 国家药典委员会关于0521气相色谱法
- 2022年度青海省(重点)实验室分类
- 2023上半年电镜中标盘点丨中标金额
- 市场月报丨总额超1亿元 5月电镜中
- 超大的“扫描仪” 为海洋环境保驾
我要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