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三项臭氧保护环境标准征求意见 涉气质联用法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政策标准

三项臭氧保护环境标准征求意见 涉气质联用法

2020-12-26 11:01:04来源:仪器网关键词:臭氧阅读量:3570
我要评论

导读:本次生态环境部制定了《气态制冷剂 10种卤代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液态制冷剂 CFC-11和HCFC-123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和《工业清洗剂 HCFC-141b、CFC-113、TCA和CTC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三项征求意见稿,帮助开展ODS物质的淘汰工作。

  【仪器网 政策标准臭氧层破坏是目前除了气候变暖之外另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性大气环境问题。南极上方巨大的臭氧层空洞几乎每年都会在网上引起热议。臭氧层位于地球大气的平流层,是保护地球免受来自太阳的有害紫外线损害的屏障。臭氧层被破坏不仅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导致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发病率增加,还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臭氧层空洞的元凶是20世纪30年代之后,人工合成出的多种卤代烷。卤代烷具有热稳定性、不燃性、沸点低、表面张力低、粘度低、毒性低等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因此被大量应用于制冷、工业清洗、泡沫塑料等诸多行业。其中有名的就是曾被用于空调制冷剂的氟利昂。
 
  然而很多卤代烷对臭氧的破坏力很强,能够穿越对流层进入平流层,在受到后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后能够大量破坏臭氧层的臭氧分子,打破臭氧层原有的动态平衡,使平流层的臭氧量急剧减少。这类物质被称为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发现这一事实后,各国果断采取了措施,于1985年通过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根据《公约》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各国政府、科学家和工业界共同努力,以削减99%的消耗臭氧物质。我国于1991年加入该议定书,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全氯氟烃(CFCs)、哈龙(Halon)、四氯化碳(CTC)、1,1,1- 三氯乙烷(TCA)、甲基溴(MBr)的淘汰,正在开展含氢氯氟烃(HCFCs)的削减和淘汰,即将开展氢氟烃(HFCs)的削减
 
  本次生态环境部制定了《气态制冷剂 10种卤代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液态制冷剂 CFC-11和HCFC-123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和《工业清洗剂 HCFC-141b、CFC-113、TCA和CTC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三项征求意见稿,帮助开展ODS物质的淘汰工作。
 
  《气态制冷剂 10种卤代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的原理为: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在顶空瓶中混合并达到平衡后,经气相色谱分离,质谱检测器检测。通过与标准物质保留时间和质谱图相比较进行定性,内标法定量。
 
  《液态制冷剂 CFC-11和HCFC-123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的原理为: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顶空瓶内试样中的目标化合物向液上空间挥发,产生一定的蒸气 压并达到气液两相动态平衡。试样经气相色谱分离,质谱检测器检测。通过与标准物质保留 时间和质谱图相比较进行定性,内标法定量。
 
  《工业清洗剂 HCFC-141b、CFC-113、TCA和CTC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的原理为:样品稀释后经气相色谱分离,质谱检测器检测。通过与标准物质保留时间和质谱图相比较进行定性,内标法定量。
 
  目前我国ODS消费的主要为制冷剂和清洗剂,因此有必要针对生产中可能涉及的管控物 质建立相应的标准分析方法,以便为ODS监督监管提供必需的技术支持。

附件:
1.征求意见单位名单
2.气态制冷剂 10种卤代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征求意见稿
3.《气态制冷剂 10种卤代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4.液态制冷剂 CFC-11和HCFC-123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征求意见稿)
5.《液态制冷剂 CFC-11和HCFC-123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征求意稿)》编制说明
6.工业清洗剂 HCFC-141b、CFC-113、TCA和CTC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征求意见稿)
7.《工业清洗剂 HCFC-141b、CFC-113、TCA和CTC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臭氧细菌? 警惕无中生有的夏季谣言

    7月以来,连续的高温天气将夏天的“热情”展现到我们面前,随之而来的还有夏季谣言。而提到夏季谣言,和健康有关的内容总是能在群体中引起渲染大波,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谣言——“臭氧细菌”。
    2022-08-03 11:34:55
    4025
  • 《水质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征集意见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建立快速、灵敏的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分析方法,规范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保护水质环境安全,保障公众饮水安全,生态环境部编制了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水质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征求意见稿。
    2021-04-26 08:52:20
    3383
  • 空气颗粒物和臭氧自动监测质量评估标准制定

    近日生态环境部制定完成了《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PM2.5)自动监测质量评估指南》和《环境空气臭氧自动监测质量评估指南》2项关于空气污染物监测质量评估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2021-01-14 10:02:59
    3426
  • 追踪大气臭氧成因 监测仪器助力臭氧污染控制

    9月14日,中科院正式启动“大气臭氧追因与控制”科技专项,针对大气臭氧污染的成因、监测以及控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为臭氧污染治理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双重支持。
    2020-09-17 10:30:25
    4757
  • 臭氧污染治理实现0突破 弄清两大问题向1延伸

    020年9月14日,中国科学院“大气臭氧追因与控制”科技专项正式启动,将着力破解臭氧怎么来、如何控制等关键难题进行开展。其中,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指出,将瞄准中国大气臭氧污染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把揭示臭氧形成机理作为重要的着力点。
    2020-09-16 11:43:53
    2816
  • 物极必反 科学仪器解决臭氧问题

    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认知水平的进步,人类已经掌握了许多物质利用的技术,也借此解决了许多的难题,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而今天我们要提的便是其中之一——臭氧。
    2020-08-24 11:22:24
    3129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