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事名企会展招标中标食品检测生物医药能源环境

塑料危害不止白色污染 检测技术尚需发展

2020年12月23日 10:38:44来源:仪器网

分享:
人气:6210
  【仪器网 能源环境】作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塑料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被称为“白色污染”的塑料垃圾污染已经成为地球环境面临的艰巨挑战。我国为治理白色污染一直在大力推行“限塑令,并鼓励使用可降解塑料。然而塑料带来的危害却远不止白色污染。
 

 
  近几年,微塑料的概念迅速为人所熟知,与微塑料相关的话题也频上热搜。而微塑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仍未有明确的研究成果。与之相比,塑料污染的另一危害——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虽然大众知之甚少,但对人体健康与生态安全的危害却比白色污染更直接也更严重。
 
  EDCs是存在于环境中,能够对人类和动物体内的激素产生影响,干扰机体正常内分泌物质的合成与代谢、激活或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外源性化学物质。内分泌系统通过调节生物体内的激素水平在生物生理活动的正常运转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受到干扰,影响体内激素平衡,就有很大可能引发内分泌相关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及癌症等。而且EDCs在低浓度时就可以对人体造成毒害。
 
  EDCs种类繁多,有数据显示目前使用的化学制品中EDCs的数量超过1000种。广泛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就含有并且能够渗出多种EDCs,包括阻燃剂、邻苯二甲酸盐、紫外线稳定剂等。可以说每天使用塑料制品已经将我们暴露在EDCs中。近日,内分泌学会和消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网络IPEN共同发布了报告——“塑料、EDCs和健康”。报告明确表示,塑料中的EDCs将成为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制定有效措施并采取明确行动应对EDCs问题迫在眉睫。
 
  EDCs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面临的瓶颈之一就是检测方法的不足。EDCs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尤其是水体中,但是往往含量低,检测难度很大。目前EDCs的检测以化学分析方法为主,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GC)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液相色谱法(LC)和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并以固相萃取技术(SPE)和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作为样品前处理方法。但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往往成本较高、预处理时间较长,无法实现大通量快速检测。因此生物学检测技术也开始应用于EDCs检测。
 
  生物学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免疫测定法与生物传感器检测法。免疫测定法基于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性质,可广泛用于水中多种内分泌干扰物质监测。生物传感器检测法则是利用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与目标分析物的特异性反应进行检测。与化学分析方法相比,生物学分析方法更快速、成本更低、便携性也更高,但是在EDCs检测方面的应用还不够成熟,大范围推广应用仍然需要大量研究工作。
 
  我国的环保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但EDCs的环境管理受到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环保工作的进一步推进,EDCs也将成为未来环境治理的重要对象。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加强对内分泌干扰效应机制研究,发展EDCs检测技术并推动EDCs监测体系建设。
 
  资料来源:科学网
(本文来源:仪器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仪器网官方微信
@仪器网
已推荐
0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970297226@qq.com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MTS工业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