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保护臭氧层纪念日大会线上召开 守护臭氧刻不容缓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能源环境

保护臭氧层纪念日大会线上召开 守护臭氧刻不容缓

2020-09-18 10:17:45来源:化工仪器网关键词:臭氧层阅读量:3451
我要评论

  【仪器网 能源环境】眼下,“十三五”发展规划日渐逼近收官节点,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始终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各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近期生态环境部通报的1-8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来看,1-8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6.7%,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考察的六项指标浓度均有所下降。
 
  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积极向好的大背景下,9月16日,生态环境部在线上召开了主题为“加强蒙约履约监督管理,建设履约长效机制”的2020年中国保护臭氧层日纪念大会。会议强调,自1985年在维也纳签署《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以来,我国已认真履行公约的有关要求达35年之久。在这三十多年来的发展进程中,我国先后颁布和实施了多项严格的法规政策,与此同时,还针对31个行业开展了专门的削减消耗臭氧层物质计划,为保护臭氧层,守卫洁净蓝天做出了诸多贡献。
 
  提及臭氧层的保护,或许我们应当从了解臭氧这一物质入手。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我们,或许时常触摸脚下的这片土地,饮用着干净卫生的水源,抬头仰望着天边的云彩,却对时刻守护着我们的臭氧层知之甚少。殊不知,正是这薄薄的一层臭氧层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存在,不仅可以调节大气温度,而且可以保护地球生物免受远紫外辐射的伤害。总之,臭氧层的存在,为地球孕育万千生命提供了保护伞。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的日渐兴盛,化工生产、消防、制冷、泡沫、清洗、烟草等众多行业的废气排放远远超过了大气的自净能力,对臭氧层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具体来看,大气中的臭氧可以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从而被消耗和破坏,如氧化亚氮、水蒸汽、四氯化碳、甲烷等物质在低层大气层正常情况下是稳定的,但在平流层受紫外线照射活化后就变成了臭氧消耗物质。这种反应会消耗掉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大气中的臭氧浓度含量,从而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的增加,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问题。
 
  据卫星观测资料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臭氧总量明显减少,1979年~1990年臭氧总量大致下降了3%,南极上空臭氧含量减少得更为严重,甚至一度出现“南极臭氧层空洞”问题。有鉴于此,为保护臭氧层免受消耗,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力求全面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恢复臭氧层基准水平。
 
  目前,上针对臭氧层的保护提出来的政策方针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为:1.建立健全间关于臭氧层的法律条约;2.加强氟利昂替代品的研发力度;3.提高大众对保护臭氧层的认识。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保护需求的日渐增强,环境监测行业应需而生,各类环境监测仪器纷纷问世,为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针对上述臭氧保护工作,臭氧分析仪、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大气重金属在线分析仪、大气颗粒物监测仪等众多先进的气体检测仪器同样也在发挥重要功效,为臭氧层的保护工作添砖加瓦。
 
  当前,“十三五”发展规划即将收官,“十四五”发展规划也在加紧编写中,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保护臭氧层纪念日大会的召开无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会议指出,今年是我国履行议定书的重要节点年,要确保实现履行约定。同时,还要将臭氧层的保护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之中,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向着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不断迈进。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千古风雅被当代文化认同 艺术保护离不开科学仪器加持

    今年是故宫的600周年,而9月份开始的“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在公众中也有居高不下的热度,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传统艺术在群众眼中的魅力以及在新兴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文化也逐渐成为一种大众接受的,并且愿意去了解的文化类型。而在这种社会现象的背后,蕴藏的自然是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但也少不了现代仪器设备对于这些传统艺术作品给予的保护与帮助。
    2020-09-28 11:21:25
    4351
  • 馆藏文物保护 环境监测的“隐藏”功能

    环境监测是环保和气象工作的基础,对环境污染物以及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参数的监测可以帮助环保部门评估大气污染状况、制订环保政策,协助气象部门预测天气变化。但是环境监测的作用不止于此,在文物保护工作中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2020-09-08 10:46:31
    4962
  • 科技赋能物种研究与保护 AI识别带来和谐之美

    科技进步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自然社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在野生动物保护与研究中,如何快速、准确识别野生动物个体,并有效记录、实分享相关信息,是让全世界动物学家都伤脑筋的一大技术难题。有了AI之后,物种研究与保护找到了新途径。
    2020-08-18 13:26:31
    2174
  • 8月1日起,6项环保政策+6项标准正式生效

    2020年8月1日,又有一批新的环保政策法规和标准即将执行,环保在线这就要带你预习“功课”啦。
    2020-08-04 13:27:05
    2783
  • 科学仪器看动物保护 不仅仅是禁猎那么简单

    据悉,从今年6月1日起,北京将实施新版《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该条例相对于目前实施的条例中强调的“野兽动物及野生动物生态环境保护”外,针对“干扰生息繁衍的行为”“人畜共患传染病疫情风险”“人工繁育溯源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规范,更加严格但也更加科学。
    2020-05-19 16:34:05
    3930
  • 动物保护衍生新职业 科学仪器守护人与动物之间的纽带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人类并非地球上的住客,还有动物。我们总说地球的与众不同在于他孕育了生命,而从生命的演化历史来看,人类不过是漫长过程中的过客。客观的来说,我们需要承认的一件事是,为了发展,人类曾经伤害过动物,但时至今日,随着人类意识到动物的重要性以及生命的宝贵,动物已经成为了人类的好朋友,人类也原因用智慧与力量去守护这些朋友。
    2020-04-14 10:54:14
    3460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