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升温逼近1.5摄氏度 科学仪器如何应对来自地球的警告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能源环境

升温逼近1.5摄氏度 科学仪器如何应对来自地球的警告

2020-08-10 10:16:54来源:仪器网关键词:温度阅读量:3503
我要评论

导读:《巴黎协定》的内容涉及到环境保护与治理、人类的发展、经济视角的审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近几年来不同国家的加入以及部分国家的退出使得《巴黎协定》的话题性始终居高不下。

  【仪器网 能源环境】2015年12月12日,《巴黎协定》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2016年11月4日,巴黎协定生效,“将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成为了协定缔约方国家共同努力的目标。而我国也于2016年9月加入协定,可以说,巴黎协定的出现为世界范围内缓解气候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当然,《巴黎协定》的内容涉及到环境保护与治理、人类的发展、经济视角的审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近几年来不同国家的加入以及部分国家的退出使得《巴黎协定》的话题性始终居高不下。
 
  客观的来说,尽管协定中给出的警戒线是2摄氏度,但是从1.5摄氏度这个进一步的目标来看,似乎1.5摄氏度更像是气候变暖问题下的危险界限。而糟糕的一点是,根据近日西媒的报道以及欧盟委员会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项目发布的数据,现在地球的气温比起前工业化时期,已经升高了约1摄氏度。而世界气象组织更通过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指出未来5年平均气温将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1摄氏度,且有可能至少存在一年的平均气温有2成的概率较前工业化时期增幅达到甚至超过1.5摄氏度。换言之,大量的数据以及自然变化已经开始警告我们,我们正在不断接近自己设定的温度警戒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失败,事实上,我们仍有时间就目前的气候变化状况做出改变,尽管背后需要付出的努力远比想的还要多。而针对那些可以改变的部分,科学仪器可能大有所为。
 
  提到升温,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温室效应,而提到温室效应,自然会联系到温室气体。事实上,《巴黎协定》第六条中直接提到了应对温室气体的排放需要建立一个机制以及一个机构去监督。
 
  尽管,从实际实施的角度来看,这并非一件易事,但从技术层面分析,却也不是一件难事。
 
  目前温室气体的产生出去自然变化,主要还是来自于人类活动,例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饮食起居……而考虑到社会高速发展这一大前提,直接切断这几个环节中出现的温室气体排放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实际监管控制的标准仍然是量,用近几年比较热门的概念来说就是碳平衡。
 
  想要做到这一点,自然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不过不同领域涉及到的技术也不尽相同。像是工业生产中废气的排放往往集中且量巨大,因此从仪器设备的角度切入就更倾向于建设完整的工业监测体系以及能够集中处理废气的设备,例如工业废气挥发性气体在线监测系统。而像是交通运输中的废气排放实则是来自于汽车尾气,因此温室气体的排放相对分散,因此,想要监控因为尾气排放造成的温室气体产生,除了要在主干道路建立庞大的检测网外,还需要对不同车辆的尾气排放状况进行检测,使用的仪器可以是汽车尾气排放分析仪等。
 
  当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如何仍是未知数,但是,如果从个人到集体再到固定组织,都可以独善其身,在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治理变暖仍然是充满希望的。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参考消息、百度百科、中国新闻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蜜蜂越来越瘦竟是气候原因 全球变暖正在改变生态

    体重是衡量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甚至因此许多人将减肥视为一个长期奋斗的目标。但事实上,自然界中,有时候“变瘦”的趋势并非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背后反应的问题可能十分严肃,就像最近蜜蜂变“瘦”的情况让科学家操碎了心。
    2023-08-02 15:43:10
    2956
  • 温度与湿度 是它让我们感觉更寒冷

    12月,萧瑟的寒风将冬天的景象带到了我国的大部分省市,也让一个话题再次在网络上被议论起来——南方冷还是北方冷。事实上,如果单从气温的角度来看,我国南方的整体温度是明显高于北方许多,但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觉得南方更冷呢?其中原因在于温度外的另一个数据——湿度。
    2020-12-04 10:49:24
    5536
  • 工业传感器类型丰富,这六种你了解吗?

    工业传感器是用于各种工业场景如能源、石油、化工、冶金、电力、机械制造、汽车等工业制造过程中的各类传感器,泛指在工业制造过程能将感受的力、热、光、磁、声、湿、电、环境等被测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与装置。
    2020-08-24 10:29:06
    3847
  • 国产红外温度传感器获突破 中国制造应对疫情压力

    转眼间,3月已经过半。在杭州,如今你走在外面会发现,大街小巷已经逐渐恢复了年前的景象——街边的小店陆续开张,道路上的车辆络绎不绝,而与年前大的区别,可能就是人人脸上都带起了口罩,各个小区、园区、商场出入口都设立了测温登记点。
    2020-03-16 13:11:15
    7434
  • 北极或在15年内迎来“无冰”夏季 科学仪器如何正视变暖

    近日,美国媒体报道称,根据研究表明,如果变暖不加以遏制,北极15年内可能出现夏季基本无冰的情况。显然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听到将变暖与冰川融化联系在一起的报道了,但是我们也要承认,即使是耸人听闻,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不可预估。
    2020-03-04 10:32:42
    3888
  • 变暖影响航空 科学仪器如何助力环境保护

    当我们要祝福他人旅途顺利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使用一路顺风这个词,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并非所有的出行都迫切的希望一路顺风,比如飞机。作为现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飞机为居民的长途出行提供了不少的便利。而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顺风并不利于飞机起飞,飞机逆风起飞更加稳定,且相对而言更省力。
    2020-02-19 11:22:52
    3591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