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新型红外激发纳米探针助力神经活动研究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生物医药

新型红外激发纳米探针助力神经活动研究

2020-04-20 11:49:46来源:仪器网关键词:钾离子阅读量:4917
我要评论

导读: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杜久林研究组、熊志奇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施剑林、步文博研究组合作研发了一种新型纳米探针技术。这种钾离子荧光纳米探针利用近红外光激发,具有更高的穿透深度以及钾离子选择性。

  【仪器网 生物医药】我们都知道神经传递的是电信号,而电信号的产生与传递是通过钠(Na+)、氯(CI-)、钾(K+)等带电离子流过细胞膜实现的,其中主要的是钠离子与钾离子的变化。当神经元接收刺激时,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产生功能性变化,通过影响钠离子与钾离子的在细胞内外流动对刺激产生反应并传进行递。通过监测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就可以观察神经活动的变化,因此钾离子成像现在已经成为神经系统研究的新手段。
 

 
  然而目前钾离子探针的激发依靠的是紫外或可见光,而紫外与可见光在或组织中很容易被吸收或散射,因此钾离子探针智能应用于大脑浅层。而且目前的钾离子探针选择性较差,对与钾离子与钠离子的区分度不够,而在神经元活动时,钠离子与钾离子的流动特征并不相同,所以进行钾离子成像时会受到很大的干扰。
 
  针对这两个问题,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杜久林研究组、熊志奇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施剑林、步文博研究组合作研发了一种新型纳米探针技术。这种钾离子荧光纳米探针利用近红外光激发,具有更高的穿透深度以及钾离子选择性。
 
  探针由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钾离子感应探针、钾离子选择性薄膜三层构成球状的核壳结构,总直径为85 nm左右。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位于内核,作用是将近红外光转化为可以激发中层钾离子感应探针的可见光,使穿透性更好的近红外光可以用于钾离子成像。钾离子选择性薄膜位于外层,只允许钾离子进出,排除了钠离子等阳离子的干扰,使探针对钾离子具有特异性响应。
 
  研究人员利用小鼠偏头痛模型和斑马鱼癫痫模型对这种钾离子纳米探针进行了实验检验,运用新探针检测两种模型中大脑钾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证明这种新探针在偏头痛和点血的研究中可以为之前难以验证或还不清楚的问题提供新的证据与数据,将在钾离子浓度变化与神经系统异常活动关系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项工作开辟了实时监测神经元中离子浓度变化的新方法,除此之外,还为研究其它粒子纳米探针的近红外光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神经系统探究新“武器” 科学仪器揭秘大脑活动

    即便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也没有办法制造出能完全和人类大脑比拟的存储、分析设备,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大脑的研究,也是科研道路上从未停止过的一个方向。而就在近,一项新的发明似乎可能成为大脑研究中的有利“武器”。
    2020-04-22 16:11:19
    4803
  • 北京科技大学采购扫描电化学探针显微镜

    “学风严谨,崇尚实践”是北京科技大学的优良传统,作为我国重点大学之一,北京科技大学时间坚持以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行业发展需求,长久以来为国家建设提供了伟大助力。
    2019-01-18 16:02:53
    2698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