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论文奖金制度 到底是利还是弊?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时事聚焦

论文奖金制度 到底是利还是弊?

2018-12-21 09:03:38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关键词:论文阅读量:1544
我要评论

  【中国仪器网 时事聚焦】中国学者在期刊上发表论文,一般都能得到奖金,在中国学术界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方面,我们时时强调,学术应该和金钱划好界限,另一方面,又有“有奖科研”项目的屡屡出现。那么,中国的论文奖励制度到底是一种特殊化现象还是早已有之?
 
  据相关报告显示,用货币来奖励取得科研成果的学者并不是中国特色的制度。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就指出,科学界本身也是一种社会组织。作为一个组织,它自然也会有自己的架构、基准和价值观。通过及时奖励这个组织中的科研人员,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当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但目前,这种采用奖励的方式激发学者的行为并没有受到整个大组织(科学界)的普遍认可,因此,即便这个现象是存在的,依旧很难收获认同感。特别是将这种奖励制度普通化,对于大部分国外学者来说,未免显得有些贬低纯粹的学术活动。换言之,只有的学者才享有这份殊荣,而此时的现金已经摆脱了商业和铜臭的气味,它代表的是一种赞许的态度。
 
  有学者从中国1236所高等院校中选取了100所作为研究对象,这些高校既有“985”、“211”,也有其他院校。通过终的调查发现,这100所样本高校总共有168种论文奖金制度,其中浙江大学就拥有多达5种不同的政策。其中,发表在《自然》、《科学》、《美国科学院院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季刊》、《美国信息科技学会会刊》、《文献学杂志》、《图书馆高新技术》和《图书馆与情报服务杂志》上的文章,会普遍受到高等院校的青睐,从而帮助发表者获得高额的奖励制度。
 
  这样的奖金制度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从某种程度上看,一定规范下的论文奖励制度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科学界的发展,激发学者动力,甚至能为科研人员带来切实有效的福利——薪酬。当然,凡是不可能完全没有弊端。近乎“赤裸”的将现金和学术绑在一起,直接的影响就是,即便有了新的成果,这份成就取得的初衷是为了钱财还是科学家的操守,似乎已经失去了辩驳的意义。同样的,近年来不断增长的一类只看数量不看质量的论文,也有“高额奖金”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学术界氛围的反思和批判,我国的论文奖励制度也将愈加完善。尤其是从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变,也彰显了论文奖金制度的渐好发展趋势。无论制度怎么变,对科研人员而言,始终需要铭记在心的都只有一点:学术不是金钱,学者更不是商人。无论有没有现金奖励制度,为了人类,为了传播知识而研究才是激励学者不断前行的初心。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让学术更纯粹 多所高校取消论文发表硬性规定

    取消论文发表硬性规定一定程度上也打破了“唯论文”的病态求学市场,学生和老师都能更加专注于科研工作本身,这对于让科研回归专注创新突破有积极意义。
    2023-10-24 14:47:52
    1356
  • 论文买卖扰乱科研氛围 学术研究勿忘实事求是

    近日,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调查了学术论文造假、违规使用科研项目资金等案件,并作出了相关通报。其中,已完成的违规案件调查处理中,7起涉及论文买卖,买家涉及各地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大学。
    2020-09-18 10:58:57
    3731
  • 破除“唯论文”营造的学术假象 让科研成果名副其实

    从“科教兴国”被提出以来,科学和教育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的项目。而在过去的发展道路上,从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到成人大学被接受及逐渐普及开来,毫无疑问,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大众所认同。但是随着整体教育水平的上升,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而在其中,这两年被广泛提及的一个问题便是“唯论文”。
    2020-02-24 11:20:21
    3851
  • PCIM Asia 2020研讨会论文征集及讲者招募进行中

    于PCIM Asia - 上海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期间举办的PCIM Asia 2020研讨会论文征集持续进行中
    2019-12-17 15:58:08
    1619
  • 学术界的警醒:论文造假“普遍化”不是一块遮羞布

    论文造假,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换言之,古往今来,依靠论文造假来试图名利双收的学术骗子并非少见。对他们而言,学术造假就像是一场赌博,赢了就是无数的鲜花和掌声。与其默默无闻,面对日复一日的枯燥研究,倒不如篡改数据,赢得一时的利益。
    2018-12-18 08:41:46
    2159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