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酱油核心成分不过关 氨基酸态氮检测仪来把关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食品检测

酱油核心成分不过关 氨基酸态氮检测仪来把关

2018-10-17 09:07:42来源: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关键词:氮检测仪阅读量:1131
我要评论

导读:俗话说,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当然一日三餐的制作几乎少不了酱油调味品,其质量也与消费者休戚相关。近日,有地方发布了酱油产品比较试验报告,有部分酱油虚标营养成分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避免消费者买到“假酱油”。而在营养成分氨基酸态氮含量检测中,氨基酸态氮检测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仪器网 食品检测】俗话说,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当然一日三餐的制作几乎少不了酱油调味品,其质量也与消费者休戚相关。近日,有地方发布了酱油产品比较试验报告,有部分酱油虚标营养成分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避免消费者买到“假酱油”。而在营养成分氨基酸态氮含量检测中,氨基酸态氮检测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笔者获悉,有些产品标签上明确标明是酿造酱油,但是实际上衡量酿造酱油品质的核心指标——氨基酸态氮的含量较少,甚至几乎没有该成分,例如被检出氨基酸态氮含量约为0.25g/100ml,仅为标准要求低限值的58%,也有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01g/100ml,仅为标准低限值的1/4,可以说几乎没有酱油核心成分。
 
  业内人士指出,某些调味品企业对酱油虚标营养成分,不符合标准GB18186-200《酿造酱油》要求,存在欺骗消费者嫌疑,但并非是酱油本身存在食用安全问题,当然,就虚标营养成分的酱油而言,无疑属于假冒伪劣产品,企业俨然是一种违法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与此同时,对于其他酱油加工企业还应利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对氨基酸态氮的含量进行监测,使其含量符合要求,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般来说,没有达到我国酿造酱油标准的要求,氨基酸态氮的含量较少,都不能称得上酱油,加之国标规定酱油的等级是按照氨基酸态氮含量高低来划分,就酱油国标要求,特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要求达到0.8g/100ml以上。然而,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不是常人所能辨识,无法通过眼看、手摸、鼻闻等检测,需要企业或者检测机构利用甲醛法和比色法,以及专业的仪器进行检测,比如氨基酸态氮检测仪、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
 
  据有关人员介绍,由于酱油加工、运输、销售、存储等过程中,氨基酸态氮会消耗一部分,糖分或其他成分生成了色素,以及受人员检测能力水平的影响等等,传统检测方法检测过程中存在一定范围的误差,检测含量可能比出厂前标签标示的略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企业对氨基酸态氮含量实际控制要相对高一些,避免酱油出厂后,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出现氨基酸态氮含量与标签标注不符的问题。
 
  换句话说,相比传统检测法,氨基酸态氮检测仪优势更加突出,能够快速、定量地检测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目前,市面上有10通道、48通道、96通、224通道的氨基酸态氮检测仪,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另外,由于该仪器设有多通道独立光源检测,解决了传统检测仪的多个通道共用一个光源造成时间误差较大的问题,同时又可以独立操作,单独计时,避免因操作先后,而采用统一计时导致的误差,提高氨基酸态氮检测的率。
 
  据了解,北京有企业推出的氨基酸态氮检测仪操作简单、快捷,检测,无需配置标准溶液,只要配套试剂进行校正之后,就可以实现样品溶液的快速定量检测。另外,采用特制的LED光源,具有良好的波长重复性,并且设有波长自动校准,全面保证氨基酸态氮含量检测的准确率,特别适合于工商部门、卫生检疫部门、酱油生产基地、粮油批发市场、市场快检室等,防止“假酱油”流入市场。
 
  虽说虚假标注酱油营养成分不是产品本身安全问题,但是属于“假酱油”(假冒伪劣产品),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借此,希望相关酱油加工企业以此为戒,肩负起社会责任感,利用专业的食品检测仪器把控好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安心!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