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古建筑损毁难修复 多方仪器来助力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行业要闻

古建筑损毁难修复 多方仪器来助力

2018-09-26 10:01:09来源:中国仪器网关键词:古建筑修复阅读量:6307
我要评论

  【中国仪器网 行业要闻】有着千年历史的古代建筑文物,不仅为当代人展现了古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强大的智慧,还可帮助大家了解古代文化、一窥古代文明。但随着时间的累积,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始终难以逃脱风沙雨水的侵袭。因此,倒塌损毁的古建筑也不在少数。在众多古文物爱好者与古建筑科研学者心痛的同时,有那么一些仪器设备与科学技术,正在助力与古文物的维护与修复。
 

 
  据了解,古代建筑作为一种的资源,其损坏防范难度较大。为此,我们首先应做好古建筑的损坏监测。通常,古建筑的倒塌是由建筑的沉降与破碎所引起的,具体原因可涉及到地下水影响、地基承载力变化、树根生长、外力破坏等。古建筑修复人员工作时,首先需要找出古建筑损坏的具体原因。此时,古建筑损坏自动报警系统就派上了用场。这种自动报警系统包括了古建筑损坏检测系统、监测预警平台和古建筑损坏检测预警系统、信息传输通信网多个部分。它可结合雨水、温度、气候等自然因素,根据长期积累下来的数据,实时监测古建筑的损坏情况,帮助古建筑修复人员及时找到相应的损坏点及原因,从而做到古建筑损坏的早发现、早修复、早预防。
 
  除古建筑整体的监测系统外,还有一款仪器可做到建筑损坏的针对性检测。在古代,木材因采集方便、运输省力、加工容易、耐腐蚀、防潮等优点,成了古人们建筑房屋时的材料。但是,白蚁的侵蚀却又使木质古建筑的保存工作变得异常艰难。为此,人们研发了一款可专用于古建筑白蚁检测的仪器——超音波虫害声音监测仪器。该仪器可用于检测白蚁啃食木材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以此来帮助古建筑维护人员判断害虫的出没情况、推断害虫数量。
 
  简单地聊完古建筑的监测与检测,接下来,小编就谈谈古建筑的修复。在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过程中,为尽可能展现建筑的原有风貌,修复工作人员们还需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在这个时候,可靠的无损检测技术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古建筑的原材料与修筑工艺。据了解,古人常会在建筑用的石灰浆中混入糯米、红糖、秸秆等有机材料。而现为人们所广泛应用的拉曼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等光谱分析技术,就可用于检测出古建筑石灰浆中的多种成分。
 
  小编结语:
 
  1924年的昨天,传说中压着白娘子的雷峰塔轰然倒塌。直至2002年,这所建筑物才得以重新矗立,为人们展现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虽然,政府在建造新雷峰塔时沿袭了南宋的建筑风格与修筑手法,并保留了下旧塔的遗址。但是,这座出自现代人之手的新塔,实在难以保证塔的“原汁原味”,其考古价值也早已荡然无存。在惋惜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做好古建筑的测绘工作,采集古建筑相关的历史沿革、建筑细节以及周边场景等重要数据,建立起、可信的古建筑测绘数据库,以此为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打下基础。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豆丁网、百度文库、公务员期刊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长城被“仿古” 仪器如何助力古建筑修复

    长城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就在近,有网友爆料明长城大的军事边堡——大同得胜堡被当地政府用仿古砖进行包裹修复,成了一个“崭新”的仿古建筑。这种行为已经涉嫌破坏文物,引发群众争议与激愤。小编今天就带大家从仪器人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
    2018-08-01 08:54:31
    3844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