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仪器可以读懂塑料,但塑料污染治理重在人为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能源环境

仪器可以读懂塑料,但塑料污染治理重在人为

2018-09-06 11:16:09来源:中国仪器网关键词:塑料阅读量:4368
我要评论

  【中国仪器网 能源环境】导读:近日,有报道称,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将市面常见的隐形眼镜材料暴露在污水处理厂使用的厌氧微生物和嗜氧微生物环境中,并用拉曼光谱观察,发现了隐形眼镜会在其中发生物理降解,终形成塑料微粒。而如果含有塑料微粒的废水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会造成塑料微粒污染。简单的来说,乱丢隐形眼镜可能会造成水污染。
 
 
  从上个世纪初塑料被研制出来,到现在禁塑令全面实施,塑料在历史长河中可以说是毁誉参半。不可否认,塑料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甚至可以说,以目前的生活方式,我们离不开塑料。那么如果站在仪器人的角度,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认识塑料以及塑料污染呢?
 
  对大多数人而言,塑料污染并不陌生,经常提到的白色污染就是其中之一。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对塑料污染的理解或许只停留在塑料袋、塑料餐具、塑料吸管等一次性塑料用品的过分依赖、滥用上。事实上,塑料污染涉及的层面更深更广。
 
  以文章开头提到的塑料微粒污染为例。塑料微粒属于微塑料的一种,泛指直径小于2毫米的塑料颗粒。塑料微粒污染产生的原因除了因为其为高分子化合物难降解外,微小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一方面,塑料体积变小,意味着在自然界中更容积进入生物的体内,影响生物生理机能,从而导致生物死亡,并破坏区域内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体积变小意味着比表面积的增加,这样塑料微粒成为了细菌及有害物质的运输船,有害物质会吸附在塑料微粒上,并随着塑料微粒传播开来,后进入人体体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面对塑料污染,目前常见的应对措施是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为此我国还成立了相关的条例及惩罚机制加以实施。同时,为了更直接、有效的治理污染,世界上还开展了一系列塑料替代品的研制项目。通过用试验机对不同领域塑料的特性进入深入研究,并研制出在对应领域可以达到相似效果,或者比塑料更好用的替代材料。
 
  但是,小编以为,想要从根本上治理塑料污染问题,重要的是观念的养成。同样以文章开头的资讯为例。固然,这则新闻从研究对象、研究团队、使用的仪器作为切入点,告诉了读者隐形眼镜在微生物环境下会物理降解为塑料微粒,随意排放仍然会造成塑料污染,但是,报道中同样强调了“乱丢隐形眼镜”。事实上,关于塑料污染的产生,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在于人类对塑料的处理问题上,虽然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论,但是,的确存在一些不顾环境、随意丢弃垃圾的人,而当塑料制品被随意丢弃,日积月累便会产生塑料污染。
 
  在仪器的发展与生产技术提升的前提下,塑料逐渐被替代的未来是可以预见的,但是,小编认为,科学仪器始终无法改变人处理垃圾的习惯。面对塑料污染,教育普及与规范生活习惯同样重要。如果无法改变乱丢垃圾的陋习,未来不过是从塑料污染往其他方式的污染上转变罢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