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PM2.5成核原因被探明 科学仪器助力空气颗粒物防治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能源环境

PM2.5成核原因被探明 科学仪器助力空气颗粒物防治

2018-09-28 10:21:22来源:中国仪器网关键词:PM2.5阅读量:3875
我要评论

导读:近日,有消息称,复旦大学研究人员经过7年努力,发现并证实了我国大气问题PM2.5中新粒子成核的原因,为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研究显示,大气新粒子产生的关键分子是气体硫酸分子和二甲胺分子,两者碰撞会产生硫酸-二甲胺-水三元成核现象。

  【中国仪器网 能源环境】近日,有消息称,复旦大学研究人员经过7年努力,发现并证实了我国大气问题PM2.5中新粒子成核的原因,为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研究显示,大气新粒子产生的关键分子是气体硫酸分子和二甲胺分子,两者碰撞会产生硫酸-二甲胺-水三元成核现象。
 
 
  事实上,从群众意识到PM2.5的危害,到现在全面防治PM2.5,一直以来,PM2.5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PM2.5的危害,都是人们重点关心的问题。我们不妨就PM2.5,来聊聊仪器和空气中颗粒物的那些事儿。
 
  空气中常见的颗粒物包括PM10和PM2.5,许多人会问:PM2.5和PM10是如何划分的?其实,PM2.5和PM10的界定非常简单,一般情况下,我们将颗粒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10,颗粒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2.5。两者对于环境、人体都有不可忽视的不利影响,其中PM2.5的危害理论上大于PM10。
 
  那么PM2.5是怎么产生的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PM2.5中,危害人体的主要元素是什么——有机碳、元素碳、硝酸盐、硫酸盐、铵盐、钠盐等。这些物质的产生都离不开矿物燃烧。也就是说,PM2.5的产生根本的原因就是矿物的燃烧。而针对燃烧矿物的原因,又可以将PM2.5的产生分为自然形成和人为产生两方面。自然形成诸如火山喷发、自然火灾等,这里我们就不多说了,主要还是来谈谈人为因素。根据小编查阅的资料,人为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工业发展和居民生活两方面。
 
  工业生产涉及范围广泛,诸如冶金、发电、石油化工等等,而它们的共同点就是作业的时候都会大量使用矿石燃料,并排放出大量废气,而废气中就含有大量PM2.5。而居民生活产生PM2.5的主要途径有3个。首先是交通出行,如果再深入的话,应该是汽车尾气;其次是煤炭的使用,农村的煤炭供暖、野外的煤炭烧烤……都属于这个范畴;后就是常见可燃物的副产品,譬如二手烟中就有PM2.5、部分蜡烛和高香的燃烧产生的PM2.5……
 
  针对目前人为产生PM2.5治理,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不少的法规。而在仪器设备方面,针对工业生产废气排放,除了常规使用的大气粉尘检测仪、智能PM2.5采样器、通用性激光粉尘仪等检测设备外,还有结合互联网的大气环境在线检测系统全面把关工业生产;而针对居民日常生活中PM2.5的产生,除了有直接作用于汽车尾气的相关尾气处理仪器外,新能源交通的普及,以及用电热代替传统煤炭取暖,都是有效预防PM2.5的手段。
 
  此外针对PM2.5的治理,随着近年城市建设与科研建设的发展,除了有小范围适用的家用空气净化仪,还出现了诸如“城市净化器”的大气治理建筑物,以及用于吸附空气中PM2.5的纳米陶瓷材料。
 
  小编相信,随着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善、工业生产监管力度的加强,在科技的发展与有关部门的努力下,终有一天,我们可以在蓝天下丢掉口罩,肆无忌惮的大口呼吸新鲜空气。
 
  (资料来源:科技日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空气污染危害大 不只伤肺还伤脑

    一项针对美国成年人的大型长期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与多种神经疾病(包括帕金森氏病、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其他痴呆症)的住院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2020-10-22 10:52:52
    3278
  • 柳絮纷飞有多烦 科学仪器帮你忙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柳絮从古时起,便是诗人们常用的美好意象,是春意的象征。但是近日,远在北京的人民群众被“柳絮”这一看似诗情画意的东西惹得苦恼不堪,其原因正是柳絮过多引起的环境污染,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了影响。
    2019-05-14 09:08:31
    4304
  • 此消彼长 大气治理应该更加注重全面性

    从人们开始意识到PM2.5的危害,到我国全面治理PM2.5,再到现在PM2.5治理初见成效,中国在对抗空气污染上的努力,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同时,随着我国蓝天数量的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童谣面临PM2.5问题的国家开始效仿我国的治理思路,然而,近这种情况似乎出现了改变。新加坡媒体报道称,一项来自美国和中国学者的研究发现,中国快速治理PM2.5的同时,随着PM2.5浓度的降低,地面臭氧的生
    2019-01-28 15:00:49
    4766
  • PM2.5治理成果喜人 但仍任重道远

    近日,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在北京公布的“空气质量寿命指数”显示,对比2013年PM2.5污染水平,2016年降低了12%,而这一污染减少程度预期让中国居民平均寿命延长6个月。
    2019-01-18 10:21:33
    3681
  • 科学仪器和地铁脏空气说:“不”

    地铁作为大家熟悉的交通工具之一,为我们出行带来了不少便利。不仅如此,有的城市更是将市中心的地铁站与地下通道、商场所结合,形成了特色的地铁美食文化;而现在正值夏季,选择在地铁站纳凉的人也不在少数。面对近年来兴起的地铁文化,近一条“地铁里的空气有多脏”的热搜却给常年使用地铁出行的人,敲响了警钟。
    2018-07-31 08:51:02
    3658
  • 《民用建筑环境空气颗粒物渗透系数调查技术规范》发布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推进环境健康风险管理,规范民用建筑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渗透系数调查工作,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民用建筑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渗透系数调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标准。本标准为发布,自7月12日开始实施。
    2018-07-19 11:36:51
    3064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