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公众号
手机站
广告招租
您现在的位置:仪器网>技术中心>玻璃四点弯曲试验机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玻璃四点弯曲试验机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来源: 上海倾技仪器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09月28日 10:39  

玻璃四点弯曲试验机的操作要点围绕 “确保测试准确性、保障操作安全、避免试样异常断裂” 展开,需重点把控试样处理、设备校准、装夹对齐、参数设置、测试监控、安全操作六大核心环节,每个环节的细节直接影响测试数据的可靠性(玻璃为脆性材料,微小操作偏差可能导致结果偏差 30% 以上),具体要点如下:

一、试样处理:从源头避免数据偏差(核心前提)

玻璃试样的状态是测试准确性的基础,需严格按标准处理,重点关注 “边缘、清洁度、尺寸精度” 三大要点:

 边缘处理:消除应力集中隐患

 玻璃边缘若有毛刺、裂纹或崩边,会导致测试时应力集中在缺陷处,使弯曲强度测量值显著偏低(甚至低于实际值 50%)。需用400-800 目砂纸沿试样边缘轻轻打磨(打磨方向与试样长度方向一致,避免横向打磨产生新裂纹),或用专用玻璃磨边机处理,最终确保边缘光滑、无肉眼可见缺陷。

禁止使用未经打磨的 “切割后试样” 直接测试(切割过程易在边缘产生微裂纹,成为断裂起点)。

 清洁与干燥:避免杂质影响载荷传递

 用无尘布蘸取无水乙醇擦拭试样表面及边缘,去除油污、灰尘或指纹 —— 若试样表面有杂质,会导致上压头与试样接触不均,加载时产生局部压力集中,使断裂位置偏离 “中间纯弯曲区”(四点弯曲的核心测试区),数据无效。擦拭后需将试样置于常温下晾干(或用洁净风枪吹干),禁止带水测试(水会降低玻璃表面强度,且可能导致压头打滑)。 尺寸精准测量:确保计算结果正确

 弯曲强度计算公式(σ=3FL/(2bh²))中,试样的宽度(b)、厚度(h) 是关键参数,需用精度≥0.01mm 的数显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量:

宽度:在试样中间区域取 3 个不同点测量,取平均值(避免因试样宽度不均导致计算偏差);

厚度:玻璃厚度易存在偏差(尤其是超薄电子玻璃),需在试样两端及中间共 5 个点测量,取平均值(厚度误差- 0.01mm 可能导致强度计算偏差 5% 以上);

记录尺寸时需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如厚度 0.70mm,而非 0.7mm),并将实际测量值录入测试软件(禁止直接使用 “标称尺寸”,如标称 0.7mm 的盖板玻璃实际可能为 0.68mm)。

二、设备校准:确保测量系统精准(定期必做)

设备的力值、位移精度直接决定数据有效性,需按周期校准,操作要点如下:

 日常零点校准:每次测试前必做

 开机后、装夹试样前,需进行 “力值零点校准”:确保上压头处于空载状态(不接触任何物体),在测试软件中点击 “零点校准”,系统会自动将当前力值设为 0(若不校准,可能存在初始力值偏移,导致断裂力测量偏大 / 偏小)。

若更换压头或调整夹具位置,需重新校准零点。

 定期载荷校准:每月 1 次(或按标准要求)

 采用 “标准砝码” 或 “第三方校准装置” 校准力值传感器:将标准砝码(如 10N、50N、100N,覆盖常用测试量程)通过专用工装挂在上夹具上,记录设备显示的力值与标准砝码值的偏差,若偏差超过 ±0.5% FS(满量程),需联系厂家或第三方机构调整传感器参数(禁止自行拆解传感器)。

位移校准:用标准光栅尺或激光位移计,检查设备设定的 “加载速度”(如 2mm/min)与实际位移速度的偏差,确保速度波动≤±0.5%(速度过快会导致玻璃瞬间断裂,力值捕捉不精准;过慢则测试效率低)。

 压头检查:避免压头磨损影响接触

 每次测试前观察上、下压头表面(通常为硬质合金或蓝宝石材质):若有划痕、凹陷或磨损(如压头直径变大、边缘变钝),需及时更换压头 —— 磨损的压头会增大与玻璃的接触面积,导致局部应力分散,使弯曲强度测量值偏高。

压头安装需牢固:用扳手轻轻拧紧压头固定螺丝,避免测试中压头松动、偏移,导致加载方向偏离垂直方向。

三、试样装夹:核心是 “对齐、居中、无预压”(决定测试有效性)

四点弯曲测试的核心是让试样中间区域(两上压头之间)处于 “纯弯曲状态”,装夹偏差会直接破坏这一状态,操作要点如下:

 中心线对齐:确保载荷对称施加

 试样的长度方向中心线需与 “上压头连线的中心线”“下压头连线的中心线” 重合(可用记号笔在试样上画中心线,再与设备夹具的中心线对齐)。

若中心线偏移(如偏移 1mm),会导致试样两端受力不均,断裂位置可能出现在下压头附近(非纯弯曲区),此时数据无效,需重新装夹。

宽度方向居中:避免边缘受力

试样的宽度方向需居中放置在压头上,确保上、下压头均接触试样的 “中间区域”(而非边缘):若试样偏向一侧,压头可能仅接触试样边缘,导致局部压力过大,试样提前断裂(断裂力偏小)。

可在设备夹具上贴 “宽度定位线”(如针对 25mm 宽试样,画 25mm 宽的定位框),辅助居中放置。

无预压装夹:禁止提前施加压力

装夹时,先将试样放在下压头上,再缓慢下降上压头,直至上压头轻轻接触试样表面(软件显示力值接近 0,如≤0.1N)即可停止 —— 禁止过度下降上压头,避免装夹时就对试样施加预压力(预压力会使试样提前产生变形,甚至产生微裂纹,导致测试时断裂力偏低)。

装夹后轻推试样,确认试样无松动(下压头需有轻微摩擦力固定试样,避免测试中试样滑动),但也不可压得过紧(防止试样边缘受压破损)。

四、参数设置:严格匹配测试标准(避免人为误差)

参数设置需按对应的国家标准(如 GB/T 30020)或测试需求,禁止随意调整,核心参数设置要点如下:

压头间距:按标准比例设置

四点弯曲的 “下压头间距(L)” 和 “上压头间距(l)” 需满足标准比例(通常为 L:l=2:1,如 GB/T 30020 推荐 L=100mm 时,l=50mm):

若上压头间距过大(如 l=60mm,L=100mm),纯弯曲区变小,断裂可能出现在剪切区;

若上压头间距过小(如 l=40mm),纯弯曲区应力集中,断裂力偏大,均会导致数据失真。

设置后需用卡尺实际测量压头间距,确认与设定值一致(设备显示的间距可能因机械误差存在偏差)。

加载速度:按玻璃类型选择

玻璃为脆性材料,加载速度对弯曲强度影响显著:

超薄电子玻璃(如 0.5-1mm 盖板玻璃):选择低速加载(1-2mm/min),避免速度过快导致力值传感器来不及捕捉峰值断裂力;

厚型建筑玻璃(如 5-10mm 钢化玻璃):可选择稍快速度(2-5mm/min),但需符合标准(如 GB/T 9963 要求加载速度为 5±2mm/min);

禁止用 “快速加载”(如 10mm/min 以上)测试,会使测量值比实际值偏高(脆性材料在高速载荷下表现出更高的 “动态强度”,非真实静态弯曲强度)。

试样参数录入:准确无误

将之前测量的试样 “实际宽度(b)、实际厚度(h)、长度(L)” 准确录入测试软件,软件会自动按公式计算弯曲强度 —— 若录入错误(如厚度录成 0.7mm,实际为 0.6mm),强度计算值会偏差约 30%(因强度与厚度的平方成反比),需反复核对后再确认。

五、测试监控:实时观察,及时处理异常

测试过程中需全程关注设备运行状态,避免因异常情况导致数据无效或设备损坏:

断裂位置判断:确保在纯弯曲区

正常测试时,玻璃应在 “两上压头之间的中间区域” 断裂(纯弯曲区),此时数据有效;

若断裂位置在 “上压头外侧”(靠近下压头),则为剪切区断裂,数据无效,需排查原因(如压头间距设置错误、试样装夹偏移),重新测试。

曲线观察:识别异常力值波动

测试软件实时显示 “载荷 - 位移曲线”:正常曲线应呈 “线性上升→达到峰值后突然下降”(玻璃脆性断裂特征);

若曲线出现 “锯齿状波动”(力值忽高忽低),可能是试样滑动、压头松动或传感器故障,需立即点击 “紧急停止”,排查后重新测试;

若曲线无明显峰值(力值缓慢上升后平缓),可能是试样未断裂(如厚玻璃韧性增强),需确认是否达到设备最大载荷,避免过载损坏传感器。

紧急停机:出现风险立即操作

若测试中发现试样偏移、压头松动或设备异响,需立即按下设备面板上的 “紧急停止” 按钮(红色,位置显眼),避免试样碎片飞溅或设备碰撞;

紧急停机后,需先清理碎片,检查设备状态,确认故障后再重新开始测试。

六、安全操作:防范脆性材料断裂风险

玻璃断裂时会产生尖锐碎片,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要点如下:

防护装备:必穿必戴

操作时需佩戴防冲击护目镜(防止碎片飞溅入眼)、防滑手套(清理碎片时避免划伤手),禁止穿短袖、短裤,长发需束起。

防护罩使用:测试中严禁打开

装夹试样后需关闭设备的透明防护罩(亚克力或钢化玻璃材质),再启动测试;测试过程中严禁打开防护罩观察(即使看似无风险,玻璃断裂瞬间碎片可能高速弹出)。

碎片清理:规范操作

试样断裂后,需待设备停机(上压头停止移动),再打开防护罩,用专用工具(如镊子、软毛刷)清理破碎试样,禁止用手直接抓取碎片;

清理后需检查压头、夹具缝隙中是否残留细小碎片(若残留,会影响下次测试的装夹精度),可用压缩空吹净。

总结:操作要点的核心逻辑

玻璃四点弯曲试验机的操作,本质是 “通过标准化操作,消除所有可能干扰‘纯弯曲状态’的因素”—— 从试样处理(消除缺陷)、设备校准(确保精度)、装夹对齐(保证受力对称)到参数设置(匹配标准),每个环节的细节都是为了让测试结果真实反映玻璃的固有弯曲强度,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 “数据失真” 或 “安全事故”。只要严格遵循上述要点,即使是新手也能稳定获取可靠的测试数据。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