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产品在 “低温→常温→高温” 缓慢循环中的性能变化(如电子芯片在 - 55℃~125℃循环中的电参数漂移);
验证材料在温度下的物理特性稳定性(如塑料部件在 - 196℃深冷后的韧性变化、金属材料在 300℃高温下的强度衰减);
模拟产品实际使用中的温变场景(如户外设备从夜间 - 40℃到正午 60℃的自然温变、医疗冰箱从室温到 - 80℃的降温存储过程)。
评估产品在 “高温舱(如 150℃)→测试舱→低温舱(如 - 55℃)” 极速切换中的结构稳定性(如手机外壳在冷热冲击下的开裂风险、车灯灯罩的密封性变化);
验证材料在温度骤变下的热应力抵抗能力(如玻璃盖板在 - 40℃~85℃极速冲击下的抗碎裂性能、焊点在冷热循环中的抗脱落能力);
模拟产品运输或使用中的温变场景(如航空元器件从地面 25℃到高空 - 50℃的极速降温、汽车零部件在冬季启停时的舱内温变冲击)。
液氮高低温试验箱:
冷热冲击箱:
液氮高低温试验箱:
冷热冲击箱:
液氮高低温试验箱:
冷热冲击箱:
核心组件:
测试舱:采用 “真空隔热层 + 保温棉” 复合保温(隔热层厚度 50~100mm,导热系数≤0.001W/(m・K)),确保温度下的保温效果,减少能耗;舱体材质为 316L 不锈钢(耐高低温腐蚀),内壁抛光处理(减少热量吸附)。
液氮喷射系统:多通道脉冲喷嘴(安装在舱体侧壁 / 顶部),可独立控制每个喷嘴的喷射量(0~100% 可调),配合温度传感器实时反馈,实现精准制冷;液氮管路配备压力安全阀(防止超压)与泄漏传感器(安全防护)。
电加热系统:采用硅碳棒或铠装加热管(耐温 500℃以上),均匀分布在舱体底部 / 侧壁,通过 PID 调节功率(0~100%),避免局部过热。
工作逻辑:
核心组件:
高 / 低温舱:高温舱采用电加热(如镍铬合金加热丝)维持高温(100~200℃),低温舱采用 “制冷剂制冷 + 液氮辅助”(常规机型)或纯液氮制冷(极速机型)维持低温(-65~-40℃),两舱均配备独立保温层与温度控制系统。
测试舱:体积小于高 / 低温舱,位于两舱之间,通过气动阀门与高 / 低温舱连通;舱内无加热 / 制冷组件,仅配备气流导流板与温度传感器,依靠高 / 低温舱的气流冲击实现温变。
切换系统:包括气动阀门(快速开关,响应时间≤1 秒)、密封件(耐高低温硅橡胶,-80℃~250℃可稳定工作)、气流加速风机(确保高 / 低温气流快速冲入测试舱)。
工作逻辑:
测试需求:验证芯片、传感器、电容器在长期高低温环境下的电参数稳定性(如漏电流、电容值、响应速度),模拟产品在整机中的长期工作状态。
典型应用:
汽车芯片的 “-40℃~125℃ 1000 小时温变老化测试”,评估芯片在发动机舱高温与冬季低温循环中的寿命;
5G 基站元器件的 “-55℃~85℃ 500 小时温变循环测试”,验证其在户外温变下的通信稳定性。
测试需求:研究材料在温度下的物理特性(如低温脆性、高温蠕变、热膨胀系数),模拟航空航天设备在太空深冷或发动机高温环境下的性能。
典型应用:
航空航天合金材料的 “-196℃~300℃ 低温力学性能测试”,评估材料在高空深冷环境下的抗拉强度;
航天器隔热材料的 “-200℃~400℃ 温变循环测试”,验证其在太空与返回大气层过程中的隔热性能。
测试需求:模拟医疗设备(如低温冰箱、冻干机)的工作温域,验证设备在长期稳定运行中的控温精度与可靠性,或研究生物样本在温变下的活性变化。
典型应用:
医用低温冰箱的 “-80℃~25℃ 控温精度测试”,确保冰箱在长期使用中能稳定维持样本存储温度;
生物疫苗的 “-20℃~4℃ 温变稳定性测试”,评估疫苗在运输与存储温变中的活性保留率。
测试需求:模拟汽车零部件在启停、行驶过程中的骤变温环境(如冬季启动时,发动机舱从 - 30℃骤升至 80℃),验证部件的结构抗冲击能力。
典型应用:
汽车车灯的 “-40℃~85℃ 500 次冷热冲击测试”,评估灯罩在骤冷骤热下的开裂风险与密封性(防止进水起雾);
车载显示屏的 “-30℃~60℃ 300 次冷热冲击测试”,验证屏幕玻璃与外壳的粘接强度,避免温变导致的脱胶。
测试需求:模拟消费电子产品(手机、笔记本电脑)在运输、使用中的骤变温场景(如从空调房到户外高温环境、从寒冷室外到温暖室内),验证产品的结构与功能稳定性。
典型应用:
智能手机的 “-20℃~60℃ 200 次冷热冲击测试”,评估机身外壳在温变下的抗变形能力、屏幕触控灵敏度变化;
笔记本电脑电池的 “-10℃~45℃ 100 次冷热冲击测试”,验证电池外壳的密封性与电芯的充放电性能。
测试需求:验证光学部件(如镜头、玻璃盖板)在骤变温环境下的光学性能与结构完整性(如折射率变化、抗碎裂能力)。
典型应用:
汽车抬头显示(HUD)镜片的 “-40℃~80℃ 300 次冷热冲击测试”,确保镜片在极温变下的透光率稳定,无开裂或变形;
手机玻璃盖板的 “-30℃~70℃ 200 次冷热冲击测试”,评估盖板在骤冷骤热下的抗跌落性能(温变会影响玻璃的脆性)。
若需求为 “缓慢温变”(速率≤50℃/min),且需长期保温(几小时以上),选液氮高低温试验箱(如芯片老化测试、材料长期耐温测试);
若需求为 “极速温变”(速率≥100℃/min),且以 “循环次数” 为测试目标,选冷热冲击箱(如汽车零部件冷热冲击、消费电子结构测试)。
若需深冷(≤-80℃,如 - 196℃)或高温(≥200℃,如 300℃),选液氮高低温试验箱(冷热冲击箱难以覆盖此类极温域);
若仅需常规冲击温域(-65℃~200℃),且侧重速率,选冷热冲击箱。
若测试核心是 “产品在温变下的性能参数稳定性”(如电参数、材料特性),选液氮高低温试验箱(精度高、均匀性好);
若测试核心是 “产品在温变冲击下的结构完整性”(如开裂、变形、密封性),选冷热冲击箱(速率快、模拟真实冲击场景)。
若测试周期长(几天到几周),且需连续运行,选液氮高低温试验箱(单舱结构适合长期稳定运行,能耗随温域波动较小);
若测试周期短(以循环次数计量,几天内完成),且预算充足,选冷热冲击箱(双舱结构能耗较高,但测试效率高,适合批量筛选测试)。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
展会城市:北京市展会时间:2026-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