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L 自增压液氮罐是专为液氮储运设计的高性能容器,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如 304L)制造,通过内置增压系统实现自动排液,无需外部加压设备。其核心参数如下:
容积:几何容积 110L,有效容积 100L,满足中等规模液氮需求;
工作压力:0.09MPa(设计压力≤0.1MPa),符合 GB/T 16774-2021 标准;
绝热性能:静态液氮日蒸发率≤1.4%,真空夹层真空度≤10⁻³Pa,5 年真空质保;
排液效率:输液量≥5L/min,可快速为目标容器补液;
结构设计:配备双安全阀(起跳压力 0.18-0.22MPa)、压力表、液位计及带刹车的万向脚轮,支持移动作业。
该设备通过颈口设计降低蒸发损失,罐体抛光处理增强耐腐蚀性,可选配低温稳压阀或自动补液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
自增压功能通过内置汽化器实现:开启增压阀后,外界热量通过缠绕在内胆的增压管传递,使部分液氮吸热汽化为氮气,罐内压力逐步升高至 0.05-0.09MPa。此时开启排液阀,液氮在压力驱动下通过输液管排出,实现连续供液。当压力降至 0.03MPa 以下时,可再次开启增压阀补充压力,确保稳定输出。
进液:通过进 / 排液阀或进液口螺塞充液,充液需预冷(注入 20L 液氮平衡温差),避免热应力损伤内胆;
排液:关闭放空阀→开启增压阀→压力升至 0.05MPa 后打开排液阀→补液完成后关闭排液阀,开启放空阀泄压;
液位监测:通过全视浮力液位计观察黄色指示环位置,或用木棒插入罐口测量,确保液位≥30% 以维持低温环境。

低温防护:操作人员需穿戴防液氮飞溅护目镜、防寒手套及防护服,避免直接接触低温表面;
压力控制:双安全阀设计提供双重保护,当压力超过 0.18MPa 时自动泄压,同时禁止超压操作(工作压力≤0.09MPa);
通风管理:存放环境需保持每小时≥10 次换气,配备氧气浓度报警器(阈值≤19.5%),防止氮气积聚引发窒息。
真空度检测:每 6 个月使用 ZDF-II 型真空计测量夹层压力,若>10⁻²Pa 需返厂重新抽真空;
密封件更换:颈塞 O 型圈、阀门密封垫每 12 个月更换一次,选用耐低温氟橡胶材质,安装时涂抹低温硅脂增强密封性;
安全阀校验:每年送第三方机构检测,确保起跳压力准确(偏差≤±0.01MPa),防止压力失控。
100L 自增压液氮罐严格遵循 GB/T 16774-2021 标准,从材料(304 不锈钢)、焊接工艺(氦质谱检漏漏率≤1×10⁻⁹Pa・m³/s)到安全配置(双安全阀、压力表)均有明确规范。未来技术发展将聚焦以下方向:
智能化升级:集成物联网模块实现远程监控,实时采集液位、压力数据,异常报警响应时间<5 秒,液氮消耗预测误差≤3%;
材料革新:采用镍基超合金内胆,将日蒸发率从 1.4% 降至 0.8%,同时提升抗疲劳性能,延长设备寿命至 15 年以上;
应急冗余设计:开发双真空夹层结构,当主真空层失效时,备用真空层仍可维持 72 小时低温环境,为样本转移争取时间。
100L 自增压液氮罐凭借高效的自增压机制、精准的温度控制和严格的安全设计,成为低温储运领域的设备。其在生物医疗、工业制造等场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液氮使用效率,更通过智能化与材料技术的进步,持续突破性能边界。随着行业标准的完善和用户需求的深化,这类设备将进一步向低能耗、高可靠性方向演进,为低温科学研究与产业应用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
展会城市:北京市展会时间:2026-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