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公众号
手机站
广告招租
您现在的位置:仪器网>技术中心>如何根据盐雾试验结果评估产品的耐腐蚀性能?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如何根据盐雾试验结果评估产品的耐腐蚀性能?

来源: 上海倾技仪器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07月02日 09:39  

根据盐雾试验结果评估产品耐腐蚀性能,需结合试验前的预设标准、产品外观变化、性能衰减程度及行业判定规则综合分析,核心是通过腐蚀现象(如锈蚀、镀层剥落、涂层失效等)与性能数据,判断产品是否满足预期耐蚀要求。以下从评估流程、关键指标及不同产品类型的侧重点展开说明:

一、评估前的基础准备:明确 “基准” 与 “判定标准”

评估的前提是提前确定试验前的产品状态和合格判定依据,否则结果将失去参照意义:

试验前状态记录:需详细记录产品初始状态,包括:

外观:镀层 / 涂层的光泽度、是否有微小缺陷(如针孔、划痕)、金属基材的裸露面积等;

性能参数:如涂层附着力(划格试验结果)、镀层厚度(膜厚仪测量)、电气元件的绝缘电阻等;

样品标识:标记测试区域(如特定镀层位置、焊接点),便于试验后定位观察。

判定标准来源:

行业标准:如 GB/T 6461(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ISO 10289(涂漆和有关产品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等,明确 “锈蚀等级、涂层失效程度” 的量化指标;

客户要求:如 “24h 盐雾后镀层无白锈”“96h 盐雾后涂层起泡等级≤2 级”;

内部规范:企业根据产品应用场景制定的内控标准(如海洋设备要求 “336h 盐雾后锈蚀面积≤1%”)。

二、核心评估指标:从 “外观变化” 到 “性能衰减”

盐雾试验后的评估需从直观腐蚀现象和功能性变化两方面入手,不同指标对应不同的耐蚀性能缺陷:

1. 外观腐蚀现象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这是最基础的评估维度,通过观察产品表面的腐蚀形态,判断镀层 / 涂层的防护能力是否失效。

 

腐蚀现象

常见产品类型

评估要点

对应耐蚀性能解读

白锈

镀锌、镀镍层

白锈面积占比(如 “≤5% 为合格”)、是否连片(局部 vs 大面积)

镀层初期腐蚀产物(如氧化锌),说明镀层耐蚀性不足或存在缺陷(如厚度不均)。

红锈

钢铁基材(无防护或镀层破损)

红锈出现时间(如 “48h 内出现红锈” 说明防护失效)、锈蚀面积(按 GB/T 6461 评级)

基材被腐蚀(氧化铁),直接反映镀层 / 涂层的 “屏障作用” 失效,耐蚀性不合格。

涂层起泡

涂漆、粉末涂层产品

GB/T 1766(色漆和清漆 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分级:0 级(无泡)、1 级(极细微泡,难以察觉)、2 级(细小泡,少量)等

起泡越多、等级越高,说明涂层与基材附着力差或耐水性不足,腐蚀介质已渗透至基材。

涂层剥落 / 开裂

涂漆、电泳涂层

剥落面积占比(如 “≤5% 为合格”)、开裂位置(是否沿边角 / 划痕扩展)

涂层整体性被破坏,腐蚀介质直接接触基材,耐蚀性严重不足。

镀层剥落 / 针孔

镀铬、镀铜等镀层

剥落区域的大小(如 “单个剥落点直径≤0.5mm”)、针孔数量(如 “10cm² 内≤3 个”)

镀层连续性被破坏,针孔 / 剥落处成为腐蚀起点,说明镀层工艺(如电镀均匀性)存在问题。

焊点腐蚀

电子元件、金属结构

焊点是否出现绿色腐蚀产物(铜锈)、是否断裂或接触不良

焊点耐蚀性差,可能导致产品电气 / 机械功能失效。

2. 量化指标:将腐蚀程度 “数据化”

仅靠外观定性分析不够精准,需通过量化指标评估腐蚀速率和防护层损耗:

锈蚀面积占比:
用网格法(在样品表面覆盖 1cm×1cm 网格纸)计算锈蚀区域占总测试面积的百分比,对应标准中的等级(如 ISO 10289 将锈蚀面积≤0.1% 定为 10 级,≥50% 定为 0 级)。

镀层厚度损失:
用膜厚仪测量试验前后的镀层厚度,计算腐蚀速率(如 “24h 盐雾后镀锌层厚度从 8μm 降至 5μm,腐蚀速率为 0.125μm/h”),对比基材的 “临界防护厚度”(如镀锌层需≥5μm 才能防止基材锈蚀,则此样品合格)。

涂层附着力变化:
试验后重做划格试验(按 GB/T 9286),若涂层从 “0 级(无脱落)” 降至 “3 级(沿切口边缘大片脱落)”,说明腐蚀导致涂层与基材结合力失效。

腐蚀产物量:
对可剥离的腐蚀产物(如白锈、红锈),用称重法测量其质量(需先清除腐蚀产物并干燥),间接反映腐蚀剧烈程度(如 “96h 盐雾后腐蚀产物质量≥1g” 说明耐蚀性差)。

3. 功能性评估:腐蚀是否影响产品使用

外观和量化指标合格,但功能失效的产品仍为 “不合格”,需结合产品用途测试关键性能:

金属结构件:
测试腐蚀后的机械性能,如拉伸强度(是否因锈蚀导致强度下降≥10%)、连接部位的紧固力(如螺栓锈蚀后是否无法拆卸)。

电子电气产品:
测量绝缘电阻(如 PCB 板腐蚀后绝缘电阻从 10¹⁰Ω 降至 10⁶Ω,可能导致短路)、接触电阻(连接器锈蚀后是否接触不良)。

涂层产品(如汽车漆面):
测试耐冲击性(用冲击试验机检测涂层是否因腐蚀变脆、易剥落)、光泽度损失(光泽仪测量,如损失率≥30% 视为失效)。

三、不同产品类型的评估侧重点

产品用途不同,耐蚀性能的核心需求也不同,评估时需 “对症下药”:

 

产品类型

核心评估指标

典型合格标准示例

装饰性镀层(如镀铬家具)

白锈出现时间、镀层光亮度保持率

96h 盐雾后无白锈,光泽度损失≤10%

结构用金属件(如桥梁螺栓)

红锈出现时间、机械强度衰减率

336h 盐雾后无红锈,拉伸强度下降≤5%

汽车涂层(车身漆面)

涂层起泡等级、附着力等级、划痕处锈蚀扩展距离

672h 盐雾后起泡等级≤1 级,划痕处锈蚀扩展≤2mm

电子连接器(如航空插头)

接触电阻变化、绝缘电阻、焊点腐蚀状况

48h 盐雾后接触电阻变化≤10mΩ,绝缘电阻≥10⁸Ω,无焊点锈蚀

海洋设备(如船舶配件)

复合循环盐雾后的整体锈蚀面积、关键部件(如阀门)的密封性

12 循环(每循环 24h)后锈蚀面积≤3%,阀门无泄漏

四、评估结果的 “综合判定” 与 “失效分析”

综合判定逻辑:

若所有指标均满足判定标准(如外观无锈蚀、性能无衰减)→ 耐蚀性能合格;

若任一关键指标不达标(如出现红锈、功能失效)→ 耐蚀性能不合格;

若部分指标达标但存在潜在风险(如镀层有针孔但未出现锈蚀)→ 需结合实际使用环境评估(如针孔可能在高湿度环境中加速腐蚀,判定为 “条件合格”)。

失效分析(针对不合格产品):
若评估为不合格,需进一步分析原因,为改进提供方向:

镀层 / 涂层缺陷:如针孔、厚度不均(通过显微镜观察截面);

材料选择问题:如用普通碳钢而非不锈钢在高盐环境中使用;

工艺问题:如涂层固化温度不足导致附着力差(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涂层成分)。

五、注意事项

避免 “绝对化评估”:盐雾试验是加速模拟,结果需结合实际使用环境解读(如实验室 1000h 盐雾≠实际 10 年,需通过 “加速因子” 换算);

重复测试验证:单次试验可能受样品个体差异影响,重要评估需重复 3 次以上,取平均结果;

区分 “腐蚀类型”:如镀层的 “白锈”(镀层自身腐蚀)与 “红锈”(基材腐蚀)性质不同,红锈说明防护层已失效,比白锈更严重。

综上,盐雾试验结果的评估是 “外观观察→量化测量→功能验证→标准比对” 的闭环过程,核心是通过多维度数据,判断产品在实际使用中是否能抵御腐蚀、保持性能稳定。对于不合格产品,需进一步分析失效原因,推动材料、工艺或设计的优化。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