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我国首台大型光谱望远镜在青海启动建设 将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科技成果

我国首台大型光谱望远镜在青海启动建设 将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2025-05-08 08:41:02来源:化工仪器网关键词:光谱望远镜阅读量:2726
我要评论

  4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在青海冷湖赛什腾山举行JUST(Joint Spectroscopic Survey Telescope)光谱望远镜基建项目启动会,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4.4米级大型光谱望远镜正式进入建设阶段。这一国产天文装备的突破,将填补我国在大型通用型光谱观测设备领域的空白,助力中国天文学迈向国际前沿。
 
  长期以来,国内天文界因缺乏先进自主观测设备,不得不依赖国际合作或付费使用国外望远镜。JUST望远镜的建成,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JUST望远镜主镜由18块正六边形薄子镜拼接而成,口径达4.4米,集光能力与响应速度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尤其适合天体密集场的光谱巡天观测。
 
  JUST配备三大高性能终端:多目标光纤光谱仪、积分视场光谱仪及高分辨光谱仪。多目标光纤光谱仪以全球最高光纤数密度,对星系团等天体密集场展开大规模巡天,揭示暗物质与暗能量的本质;积分视场光谱仪追踪超新星爆发、引力波源等瞬变天体,填补高时效性光谱观测空白;高分辨光谱仪通过行星大气成分分析,探测类地系外行星,为寻找“第二地球”提供关键数据。
 
  项目选址于海拔4320米的青海冷湖赛什腾山,该区域以极佳视宁度、低水汽值和近乎零光污染的环境,跻身全球顶级天文台址行列,与夏威夷莫纳克亚山、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等国际著名观测基地比肩。
 
  项目分两阶段推进。一期(2023-2027年)完成望远镜本体与终端建设,2026年建成先导望远镜JUST-P,2027年实现首光并启动科学观测。目前本体建设已启动,终端研发与中科院南京天光所、中国科大等单位协同推进。二期(2028-2032年)通过技术升级提升巡天效率,为宇宙大尺度结构、星系演化及系外行星探测积累长期科学数据。
 
  据了解,JUST将与墨子望远镜(WFST)、中国空间站巡天望远镜(CSST)形成互补:WFST与CSST专注大视场成像发现暂现源,JUST则提供高精度光谱认证,共同构建"发现-认证-研究"的全链条观测体系。未来,这台"光谱之眼"有望揭开暗物质本质、追踪动态宇宙事件,甚至为寻找"第二个太阳系"提供关键线索。
 
  素材来源:科技日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定址青海 我国将建北半球高巡天能力望远镜

    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反射镜以及其他光学器件来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其原理是通过利用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被看到,又称“千里镜”。自1610年古科学家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之后,望远镜技术就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成为观测和研究天文学不可或缺的仪器。
    2020-04-21 13:04:21
    2728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