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监测“碳”索——甘肃省建成首个碳监测背景站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时事聚焦

监测“碳”索——甘肃省建成首个碳监测背景站

2024-06-13 08:52:32来源: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关键词:碳监测阅读量:1304
我要评论

  2024年6月4日,甘肃省监测站邀请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3名省内外专家对项目进行技术验收。与会专家对甘肃省首个碳监测背景站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项目的实施为甘肃省全面布设科学、合理的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储备经验、奠定了基础。
 
  2023年,在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的支持下,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成功申报背景站碳监测试点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开展CO2、CH4、N2O三种温室气体,同时具备CO监测能力,开创了甘肃省高精度温室气体自动监测的先河。为建好甘肃省温室气体自动监测“第一站”,省监测站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严格按照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相关技术规范,通过近6个月的紧张实施,全面完成站点选址、站房改造、设备安装、性能调试等工作,并经过60天以上的连续运行,获取到高质量的温室气体监测数据。
 
  充分调研学习。相比PM2.5等大气污染物,碳监测难度更高、对精确性要求更高,碳监测要比常规的空气质量监测更复杂。为加快推进甘肃省碳监测工作,省监测站提前谋划,先从碳监测知识储备入手,积极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碳监测试点省份和城市学习,开展多次技术交流和研讨。
 
  合理站点布设。碳监测背景站位于天水市麦积区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城市的主导上风向,能客观反映天水市大气温室气体本底浓度状水平和变化规律。
 
  严格质控保障。温室气体在线监测设备需要实时在线连续运行,且温室气体质控要求高,运维难度大。实行仪器厂家的质保运维服务,有助于降低仪器故障率,持续保障站点的正常运行,为高质量数据应用提供基础
 
  下一步,甘肃省监测站将按照生态环境部《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甘肃省“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等文件要求,逐步完善碳监测体系,规划覆盖重点城市碳监测网络,试点开展张掖祁连山和陇南大熊猫两个国家公园区域森林、湿地、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监测和评估,不断提升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监测能力,为建设美丽甘肃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张昭楠
 
  审核:张燕
 
  原标题:监测“碳”索——我省建成首个碳监测背景站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