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动力电池回收再成两会关注焦点:8位代表建言动力电池回收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时事聚焦

动力电池回收再成两会关注焦点:8位代表建言动力电池回收

2024-03-12 14:27:29来源:环保在线整理关键词:动力电池阅读量:1341
我要评论

  2024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提锂电池、新型储能,可以预见新能源汽车、电池和储能产业将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产业。同时,为推动实现全流程绿色化,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亦需要引起重视。2024全国两会期间,已有8位代表建言,建议完善动力电池回收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调整政策等。
 
  江铃汽车股份首席刘辉:旧电池中含有铅、镉、汞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进行及时回收和再利用,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亟待予以规范。应加快完善动力电池回收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明确企业的回收责任和义务,并建立统一的回收渠道和管理平台,确保电池的规范回收和处理;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注重环境保护,推动电池的二次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一是构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生态体系,强化溯源体系数字化建设;二是建立动力电池碳足迹标准体系,加快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三是建议加强规范性企业的资质审核,加大对白名单企业的政策扶持;四是完善再生原料标准体系,扩大优质再生原料进口规范和规模,保障资源供应;五是规范引导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信息的公开化,防止资本无序重复扩张。
 
  华友钴业集团董事长陈雪华:解决锂电材料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需要从政策指引和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发力。陈雪华建议,政府层面需要加强政策指引。政府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及时发布产业信息,建立资源、产能与需求相匹配的预警机制,引导企业合理投资、理性发展,防止产能严重过剩,保障行业健康发展,降低和减少市场失灵对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带来的损害。应该关注海外废旧锂电池资源,尤其是“以海外废旧锂电池为原料制成的氢氧化物中间品”的进口问题,通过调整相关进口政策、构建全球回收网络等方式加以改善。
 
  华晨宝马铁西工厂厂长张涛:退役动力电池虽然是一座巨大的“城市矿山”,但如果处置不当也是一座危险的“火山”。因此,要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引导企业协同开展易回收的动力电池产品设计,尽量统一电池类型和规格标准。探索使用绿色环保可再生新材料,同时提升报废电池可拆解性能;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梯次电池监控平台,提高电池寿命、一致性和安全性等特性评估的准确性;鼓励整车企业、电池企业和回收利用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回收模式;适当补偿通过正规渠道报废电池的车主和企业,保证废旧动力电池流入正规回收网点。
 
  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锂冶炼渣的回收处理,已成为锂电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问题,如果不解决锂渣的出路问题,或将严重制约锂化学品的生产,锂冶炼渣的资源化回收利用已刻不容缓。国家高度重视锂冶炼渣回收处理问题,鼓励支持锂冶炼渣资源化利用,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攻克锂冶炼渣回收处理难题;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与支持锂冶炼渣大宗化利用;整合创新资源,突破锂冶炼渣回收处理难题。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董事长杨剑宇:要规范电池回收市场,加强行业秩序整顿,开展电池回收“黑市”专项整治。同时,出台强制性回收标准,制定电池生产企业“销一收一”的实施细则,细化动力电池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各环节的责任要求,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完善监管机制,探索建立“电池护照”制度,开展电池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可建设全国性动力电池回收交易平台。依托该交易平台,推动行业企业开展回收电池产品的来源认证、数据互认、交易对接。
 
  西安市政协副主席张华俊:应积极研发锂电池安全回收新技术。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平台,推动锂电池回收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开发,突破锂电废弃材料高效处理难题,形成锂电池制造、回收产业集群优势。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将锂电池安全高效回收关键技术、综合回收再利用技术等纳入重点项目规划。同时加强锂电池安全高效回收体系建设,在电池制造领域推广锂电池材料规模分类,实施锂电池分级分类管理。完善锂电池回收渠道,加强锂电池使用回收中的过程管理,制定储运、电池处理的安全操作标准。强化锂电池再利用全流程管控,对锂电池回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完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中油吉林化建工程公司电焊班长白景阳:白景阳:有关部门更加重视锂电池等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增强关键金属供应链韧性。结合新能源汽车、储能及相关工业园区规划,统筹制定锂电池生产和回收全产业链规划,探索建立覆盖所有锂电池等动力电池的全面回收利用体系,鼓励国内生产和使用的所有锂电池等动力电池应回收尽回收。同时,制定出台针对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专项法律法规,强化回收责任和约束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全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标准研制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2025-04-24 08:40:48
    12628
  •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特种电池分会成立预备会召开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特种电池分会近日成立,旨在整合相关资源,立足特种电池需求,为我国特种电池产业搭建新的发展平台,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
    2024-12-11 08:51:33
    21118
  • 从手工到智能制造,动力电池生产实现“华丽转身”

    在动力电池生产领域,自动化智能生产技术不断创新,如机器人应用、自动化装配、智能检测等。动力电池模组及 PACK 自动化智能生产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升了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2024-12-03 10:30:32
    16055
  • 光伏产能逐步释放 产品碳足迹评价成国际互通互认破局之道

    我国已形成以硅材料的应用和开发为核心的先进光伏产业链,并且光伏产品出口已经成为中国稳外贸、促经济的一个重要抓手,是出口“新三样”之一,同时也对全球能源转型和减少碳排放作出重要贡献。
    2024-06-24 09:11:10
    1023
  • 回望2023: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全年要闻汇总

    动力电池回收,一个被认为将释放千亿市场空间的新兴产业,在2023年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以及政策层面“真金白银”的支持。
    2024-01-26 16:40:13
    1214
  • 总投资135亿,比亚迪又一动力电池项目量产

    该项目基地总投资135亿元,工厂采用工业4.0标准,分三期建设,最终将实现动力电池年产能45GWh,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满足60万辆电动汽车的配置需求。
    2024-01-03 13:54:55
    1088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