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国与泰国签署互免签证协定,进军泰国市场正当时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会展报道

中国与泰国签署互免签证协定,进军泰国市场正当时

2024-03-20 11:15:05来源:化工仪器网关键词:气体分析阅读量:1814
我要评论

  【仪器网 会展报道】根据央视新闻的报道,当地时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泰王国政府在曼谷举行关于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的协定签约仪式。该协定将从2024年3月1日起生效。中泰两国将从3月1日起实施永久互免签证入境政策,这意味着往返两国无需对方国签证。
 

 
  此外,据泰国世界日报近日报道,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批准未来4年(2024年-2027年)推进战略投资的计划,重点推动5个战略产业和5个重要议程。
 
  5个战略产业包括:BCG(Bio Circular Green)产业,特别是农业、食品、医药和清洁能源;汽车产业,主要以电动汽车为主;电子产业,以上游电子及智能电子产品为主;数字和创意产业;促进泰国作为地区总部所在地。5个重要议程包括:向绿色工业转型;发展技术能力;培养并吸引高技能人才 ;促进集群形式的投资;解决投资障碍,加大投资便利
 
  未来中、泰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特别是绿色氢气的制取、氢气的存储和运输、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站的建设等一系列的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前景。
 
  为帮助中国气体行业企业开拓泰国市场,促进我国与泰国的经贸发展,中国气体产业联盟与北京艾亚特会展公司将联合泰国相关政府机构,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日本、韩国等国家气体协会于2024年3月19-20日在泰国曼谷举办“2024亚洲气体展”(IG ASIA 2024)暨“2024泰国国际清洁能源发展与投资峰会”,目前已经有近20家领先的中国气体设备企业在“2024亚洲气体展(IG ASIA 2024)”上设立展位, 来自DNV船级社新加坡公司和德国ENAPTER公司两位重磅演讲嘉宾也相继确认参会演讲,他们将分享东南亚地区氢能发展和绿氢项目的最新进展。展示期间中国气体产业联盟将与东南亚钢铁协会(SEAISI)联合举办“2024东南亚气体买家采购对接会”,并邀请 SEAISI的重要会员单位(东南亚各国的钢铁公司)高管及采购总监出席,与中方的气体空分设备展商及会员企业进行商务采购对接。
 
  有关展会进展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气体信息”上的后续发布。欢迎咨询参展、参会事宜,详情致电010-8416 4587。
 
  IG品牌展2024年排期:
 
  3月亚洲气体展(IG ASIA)
 
  2024年3月19-20日, 泰国曼谷
 
  5月中国国际气体展(IG CHINA)
 
  2024年5月29-31日,中国杭州
 
  8月印尼气体展(IG INDONESIA)
 
  2024年8月底, 印尼雅加达
 
  来源:中国气体产业联盟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IG品牌展“25周年”LOGO正式发布 —IG CHINA品牌展见证了中国气体行业25年发展历程

    组委会定于2024年5月29-31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主题为“25年同舟共济,寻求突破与发展”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气体技术、设备与应用展览会(IG, CHINA 2024)”。
    2023-12-15 15:43:58
    1401
  • 久尹科技:气体分析仪器的专业供应商

    久尹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气体分析仪表及系统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提供高性价比的分析仪器、分析模块、预处理部件、防爆气体分析系统、非甲烷总烃和乙炔分析系统等产品和服务。
    2022-04-28 11:25:51
    2845
  • 化工检修须谨慎 气体分析保障动火安全

    澎拜新闻报道,12月8日,吉林一工业园区内,焊接工人在焊接油罐车时油罐发生爆炸,造成两死一轻伤。目前事故原因上不明确。临近过年,事故造成的不仅是两位工作人员的死亡,还有两个家庭的悲剧。这为所有化工动火作业人员敲响了警钟。
    2019-12-10 10:29:56
    4142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