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 四部门再助力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时事聚焦

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 四部门再助力

2023-11-24 14:47:14来源:化工仪器网关键词:科技创新阅读量:1491
我要评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结合科技发展规律和我国国情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性目标任务的科学谋划。在推动科技创新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更要充分发挥金融助推器的重要作用,以金融支持、服务科技创新,从而实现从科技大国到科技强国的根本转变。
 
  发展至今,科技金融不仅为科技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更成为一种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并持续创新发展的金融生态,核心是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将金融资本与科技资源有效对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例如,数字技术推进了金融业数字化转型,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深化金融服务渗透率。
 
  近年来,央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推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体系。科创金融制度和市场体系持续健全,初步建成包括银行贷款、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创业投资、保险和融资担保等在内,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末,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5万亿元,同比增长41.5%,连续3年保持30%以上的较高增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36万亿元,同比增长25.1%,连续3年保持25%以上的较高增速;全国“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为2.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4%,连续3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日前,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提出“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工作推进制度机制”“抓紧制定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实施措施”“组织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等。
 
  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科技部门和金融机构多措并举加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高端制造业贷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等持续保持较高增速,科技型企业信贷融资便利性不断提升。
 
  科创板、北交所建设和注册制改革深入推进,科创票据、科创公司债券发行规模持续扩大,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更加通畅。科技保险、融资担保、创业投资等金融服务质效不断提升,科创金融生态体系加快培育。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高新区科技金融试点等有序推进,为探索科技金融新路径、新模式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接下来,金融管理部门、科技部门和金融机构要继续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要聚焦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金融服务的短板弱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完善包括信贷、债券、股票、保险、创业投资、融资担保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高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金融力量。
 
  金融管理部门、科技部门和各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工作推进制度机制,抓紧制定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实施措施。进一步健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两个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政策体系,组织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加强科技公共信息共享、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评估交易等配套支撑,健全科技金融统计和评估体系。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好金融支持和风险防范。
 
  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展现着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的质效,体现着提升金融与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关乎着金融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金融行业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科技企业发展对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科技企业要深刻认识新时代科技金融对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关键作用。只有顺应经济发展之变,才能更好满足科技创新之需,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过程中展现中国特色的金融力量、金融智慧、金融担当。
 
  (资料参考来源:经济参考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16部门发文: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

    日前,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 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部署全面深化生态环境领域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
    2025-02-25 08:52:16
    20347
  • 2023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超3万亿!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

    近日,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3万亿,达到33357.1亿元,比上年增长8.4%,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2024-10-09 18:06:40
    2592
  • 川渝四地携手“共享”科学仪器 赋能科技创新

    为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协同构建涪江流域科技创新走廊,重庆市潼南区与合川区、铜梁区以及四川省遂宁市四地(以下简称川渝四地)协同建立了涪江流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2024-08-13 09:14:48
    1765
  • 3大高校实验室正式启动!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位于广州南沙,2022年9月1月正式开学,是粤港澳大湾区推进建设以来首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办大学。学校重视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产学研转化。
    2024-04-29 14:21:11
    858
  • 科技创新如何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专家这么看

    日前,科技中国杂志社举办了“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各领域专家围绕此主题谈感受、话发展、献良策。
    2024-04-16 15:37:15
    1478
  • 2023年度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发布

    山东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创新成果提名榜单是在山东省科技厅组织下,综合考虑成果的原创性、引领性,以及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由驻鲁院士从山东省重大科技成果库中层层筛选、投票选出。
    2024-01-15 14:51:56
    24969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