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离子电池研究获突破 储能仍是能源产业发展关键
【仪器网 材料化工】电池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工具,也是现代各种科技产品重要的硬件。电池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与此同时也成为了现阶段许多技术的发展瓶颈。正因如此,发展电池成为了科研中重要的一个课题。
目前我们常用的电池为锂电池,但是考虑到锂离子的储备以及开发难点,发展其他类型的电池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以钠离子、锌离子为代表的的其他电池,有或多或少的存在储能、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除了优化现有的锂电池技术外,在其他类型电池上寻求技术突破成为了发展的重要方向。
近日,辽宁大学武祥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正极材料,有望为锌离子电池发展提供帮助。
正极材料对电池的工作电压、容量和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武祥教授团队开发的新型正极材料能够将锌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提高到6500次。此前,锌离子电池面临的发展难题正是在高容量和长循环稳定性上的缺陷。因此可以说,这种新型电极有望成为整个锌离子电池走向成熟的关键,推动锌离子电池研究,为可持续能源发展开拓新思路。
据悉,这种正极材料是团队通过水热法,将两种具有不同结构的材料复合后加工而成的,其内部界面能够为锌离子传输提供更多的通道,便于电荷的快速传输,即代表能够有效提升锌离子电池的电极比容量,激发整体性能。根据测试数据来看,经过优化的水系锌离子电池具备比普通的水系锌离子电池高出近一倍的能量密度。考虑到其体积优势,如果未来技术成熟,将会解决移动设备和电动汽车在体积和续航上的瓶颈,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供电方案。
目前相关团队仍在进一步推进锌离子电池的研究,这次正极材料的成果,对于长寿命锌离子电池研究无疑是一剂强心剂,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见到成熟的锌电池走进我们的生活。
(本文来源:仪器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 已推荐
- 0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468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 涉及气相
- 助力分析仪器创新发展 CIOAE 2023
- 预算160万 华中科技大学采购激光共
- 1000万预算 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采
- 总计3644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
- 精准探测地磁场变化 “澳门科学一
我要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