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诺贝尔开奖 趣味背后的智慧
【仪器网 时事聚焦】诺贝尔奖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奖励为人类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学者超900位,不断地激励着在物理学、化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以及文学上努力的科学家、学者继续向更高峰攀援。并且时至今日,其影响力依旧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每年学术界、科研界的盛会。但在诺贝尔奖之于,还有一个奖项同样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这个奖项便是搞笑诺贝尔奖。
搞笑诺贝尔奖是模仿诺贝尔奖设立的一个趣味奖项,它没有诺贝尔奖的那种高度与深度,甚至不具备学术价值,是纯粹以“幽默”作为卖点的活动,每次“颁奖”,从获奖内容到颁奖过程都能令人捧腹大笑,但是即便如此,“恶搞”的背后却也有着发人深省的内容。
就在最近,2023年的搞笑诺贝尔奖迎来了“开奖”时刻。“通过‘舔石头’辨识岩石”“将死狼蛛当作可生物降解的机器人抓手”“能够通过排泄物以及‘菊纹’检测身体状况的智能马桶”“探索倒置说话与神经可塑性关系”……一系列“无厘头”的研究成果让人捧腹。但即便如此,绝大部分搞笑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依旧很欣然的接受了这个奖项,尽管奖项本身并没有值钱的奖励。而对于学术界来说,搞笑诺贝在趣味背后,其实蕴藏着“智慧”,它反映的其实是科研或者说学术领域的一种重要的探索精神。
乍看之下,搞笑诺贝尔奖仅仅只是一个蹭诺贝尔奖的热点的噱头,但实际上,历史上许多诺贝尔奖的得主也曾获得过搞笑诺贝尔奖。比起强调成果的学术奖项不同,搞笑诺贝尔奖反而更注重“探索”的过程。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开始追求目的性。从成果转化的角度来说,这种模式确实是高效且有效的,但是科研只有成果吗?
答案自然也是否定的。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说,趣味性同样是促进科研的关键。搞笑诺贝尔奖的出现,恰恰是通过独属于科研或者说学术领域的幽默,让科研与普通人的距离有所拉近,让更多人去关注科研成果,让科学不再那么的“高高在上”。
与此同时,搞笑诺贝尔奖其实也有许多值得深入的层面。例如今年的奖项中就提到了许多热点的研究方向,像智能马桶的背后其实反应的是大众对于身体监测仪器的需求,以及目前这个领域发展面临的难题;死狼蛛当作可生物降解的机器人抓手则是聚焦了热度颇高的机器人领域以及可降解材料领域。可以说,那些在搞笑诺贝尔奖上花费大量时间的科学家,在其他科研上也同样会全身心的投入。搞笑诺贝奖体现的恰恰是对科研的包容以及对每一位投入其中的科学家、学者的认可。好奇心以及对于失败的宽容与孜孜不倦对于科研来说同样重要。
(本文来源:仪器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 已推荐
- 13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预算495万 华南理工大学采购荧光显
- 仪器聚焦丨热点重点大盘点 仪器行
- 关于拟立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术
- 第八届中国分析仪器学术大会(ACAI
- 工信部公示修改单报批 172项行业标
- 问答|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技术规范
我要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