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器网 时事聚焦】诺贝尔奖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奖励为人类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学者超900位,不断地激励着在物理学、
化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以及文学上努力的科学家、学者继续向更高峰攀援。并且时至今日,其影响力依旧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每年学术界、科研界的盛会。但在诺贝尔奖之于,还有一个奖项同样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这个奖项便是搞笑诺贝尔奖。
搞笑诺贝尔奖是模仿诺贝尔奖设立的一个趣味奖项,它没有诺贝尔奖的那种高度与深度,甚至不具备学术价值,是纯粹以“幽默”作为卖点的活动,每次“颁奖”,从获奖内容到颁奖过程都能令人捧腹大笑,但是即便如此,“恶搞”的背后却也有着发人深省的内容。
就在最近,2023年的搞笑诺贝尔奖迎来了“开奖”时刻。“通过‘舔石头’辨识岩石”“将死狼蛛当作可生物降解的机器人抓手”“能够通过排泄物以及‘菊纹’检测身体状况的智能马桶”“探索倒置说话与神经可塑性关系”……一系列“无厘头”的研究成果让人捧腹。但即便如此,绝大部分搞笑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依旧很欣然的接受了这个奖项,尽管奖项本身并没有值钱的奖励。而对于学术界来说,搞笑诺贝在趣味背后,其实蕴藏着“智慧”,它反映的其实是科研或者说学术领域的一种重要的探索精神。
乍看之下,搞笑诺贝尔奖仅仅只是一个蹭诺贝尔奖的热点的噱头,但实际上,历史上许多诺贝尔奖的得主也曾获得过搞笑诺贝尔奖。比起强调成果的学术奖项不同,搞笑诺贝尔奖反而更注重“探索”的过程。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开始追求目的性。从成果转化的角度来说,这种模式确实是高效且有效的,但是科研只有成果吗?
答案自然也是否定的。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说,趣味性同样是促进科研的关键。搞笑诺贝尔奖的出现,恰恰是通过独属于科研或者说学术领域的幽默,让科研与普通人的距离有所拉近,让更多人去关注科研成果,让科学不再那么的“高高在上”。
与此同时,搞笑诺贝尔奖其实也有许多值得深入的层面。例如今年的奖项中就提到了许多热点的研究方向,像智能马桶的背后其实反应的是大众对于身体监测仪器的需求,以及目前这个领域发展面临的难题;死狼蛛当作可生物降解的机器人抓手则是聚焦了热度颇高的机器人领域以及可降解材料领域。可以说,那些在搞笑诺贝尔奖上花费大量时间的科学家,在其他科研上也同样会全身心的投入。搞笑诺贝奖体现的恰恰是对科研的包容以及对每一位投入其中的科学家、学者的认可。好奇心以及对于失败的宽容与孜孜不倦对于科研来说同样重要。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