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再进一步做好计量工作 建设仪器仪表产业集群
【仪器网 政策标准】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防建设、民生保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河南省计量事业快速发展,全省市县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26家,主要开展全省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工作。同时,河南省计量科研、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全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近3000项,省级最高计量标准374项,近五年发布实施计量技术规范120项。
批筹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7个,数量居中西部第一,全国第七位。建设能效计量实验室10个,建设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实验室11个,成立省级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7个,“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河南基地”建设有序推进。
日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提升我省计量能力和水平,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计量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进一步提升河南省人计量能力和水平。
《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省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初步建立,计量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到2035年,全省计量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量子计量应用技术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计量服务保障能力大幅增强,在线测量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实施意见》提出强化计量科技创新、深化产业计量服务、加强计量能力建设以及加强计量监督管理在内的四项重点任务。其中提到,要强化测量基础理论、计量整体解决方案、计量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机理等研究。开展量子标准、量子传感、精密测量等前沿技术基础研究和创新应用。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食品加工等领域精密测量技术研究。
为了开展计量技术研究和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创新,《实施意见》支持开展量热技术、数字化模拟测量技术、工况环境监测技术等基础共性计量技术研究;加强智能化计量校准技术、计量功能软件安全测评技术和新型传感技术研究;建立计量新技术、新方法向产业转移的服务平台;针对复杂环境、实时工况环境和极端环境的计量需求,开展远程校准、在线计量量值传递、溯源方法和多参数、多功能自动化计量检测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创新,推广应用远程、在线、动态、快速检测技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鼓励计量技术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等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组建跨地区、跨行业高水平先进计量测试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成立河南省计量科技创新委员会,建设计量科技创新生态伙伴联盟。构建计量、质量、标准、知识产权等融合联动的计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实施意见》强调,要加强新型传感器与高端仪器仪表核心材料、核心器件、核心算法和核心溯源技术研究,推动关键计量测试设备国产化,促进量子芯片、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计量仪器设备中应用。实施仪器设备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重点实验室,强化计量在仪器仪表研发、设计、试验、生产和使用中的基础保障作用。建立仪器仪表计量测试评价制度,推动计量器具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支持郑州、开封、许昌等地建设仪器仪表产业集群,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仪器仪表品牌。
在保障措施上,《实施意见》指出要加强组织领导,把计量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施有效衔接;加强政策支持,将公益性计量工作所需经费按规定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强协调联动,努力构建统一协调、运行高效、资源共享、多元共治的大计量工作格局;狠抓工作落实,建立工作责任制,将实施意见落实情况纳入政府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
相关资料下载:
(本文来源:仪器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 已推荐
- 0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预算495万 华南理工大学采购荧光显
- 仪器聚焦丨热点重点大盘点 仪器行
- 关于拟立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术
- 第八届中国分析仪器学术大会(ACAI
- 工信部公示修改单报批 172项行业标
- 问答|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技术规范
我要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