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十年上涨150% 长三角科创一体化发展动力强劲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政策标准

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十年上涨150% 长三角科创一体化发展动力强劲

2023-04-20 17:28:13来源:仪器网关键词:科技创新阅读量:1522
我要评论

  【仪器网 政策标准】近日,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联合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安徽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安徽省科技档案馆)共同发布《2022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这也是三省一市4家科技智库第四次共同发布该指数报告。
 
  该项报告构建了包括资源共享、创新合作、成果共用、产业联动和环境支撑5项一级指标以及20项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研究以2011年为基期,测算评估了2011-2021年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得分情况。
 
  数据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迈上新台阶,年均增速达到9.47%,并呈现出三大趋势:研发经费与人才集聚加速,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达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倍;前沿科学与技术融合加深,长三角国际科技论文合作数量11年间增长近6倍,合作发明专利数量增长7倍;科创资本与产业赋能加强,以资本为带动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协同不断提升。
 
  报告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从2011年的100分(基期)增长至2021年的247.11分,较2011年增长近1.5倍,年均增速达到9.47%。从5项一级指标变化情况来看,成果共用指标增幅最大,其次是资源共享指标,第三是创新合作指标,相对而言,产业联动和环境支撑两个指标发展增速稍显缓慢,当前和未来需要不断探索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新路径,营造区域一体化的科技创新环境。
 
  报告同时反映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三大趋势。
 
  一是研发经费与人才高位集聚。2021年,长三角地区研发投入强度高达3.0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三成,长三角地区财政科技拨款占政府支出的比重为5.0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两成。长三角地区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71.18人年,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倍。研发经费、人才、平台、设施等创新资源在长三角地区加速集聚,形成创新资源集聚高地,支撑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成果和经济效益的产生。
 
  二是前沿科学与技术融合联通。2021年,长三角区域国际科技论文合作数量达到26481篇,较2011年增长近6倍;专利转移数量达到30968件,合作发明专利7835件,较2011年分别增长了86倍和7倍,均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三省一市间专利转移的产业主要集中在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生物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学科与技术领域融合联通,为长三角区域科学技术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动力。
 
  三是科创产业与资本双向奔赴。2021年,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利润高达3594亿元,较2011年增长1.31倍,占全国高技术产业利润的近3成。长三角上市企业和投资机构对区域内的投融资活动主要集中在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等行业领域,体现了在科创产业与资本的加持下,长三角不断整合产业链并促进资本要素高效流动,支撑区域内产业集群建设与创新环境竞争力持续提升。
 
  可以看出,四个城市来说,上海与杭州主要转移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产业,南京主要转移新材料和生物产业,合肥主要转移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体现了长三角区域内产业链协同与梯次有序的产业布局。
 
  除此之外,4月6日公布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实施办法(试行)》中还明确,要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聚焦2-3年可取得突破,且需要跨区域协同解决的创新需求,分批布局、协同攻关,生物医药类可以里程碑式分段推进。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围绕重点产业培育、科技惠民示范等,自主布局联合攻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16部门发文: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

    日前,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 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部署全面深化生态环境领域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
    2025-02-25 08:52:16
    20347
  • 2023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超3万亿!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

    近日,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3万亿,达到33357.1亿元,比上年增长8.4%,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2024-10-09 18:06:40
    2595
  • 川渝四地携手“共享”科学仪器 赋能科技创新

    为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协同构建涪江流域科技创新走廊,重庆市潼南区与合川区、铜梁区以及四川省遂宁市四地(以下简称川渝四地)协同建立了涪江流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2024-08-13 09:14:48
    1767
  • 3大高校实验室正式启动!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位于广州南沙,2022年9月1月正式开学,是粤港澳大湾区推进建设以来首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办大学。学校重视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产学研转化。
    2024-04-29 14:21:11
    862
  • 科技创新如何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专家这么看

    日前,科技中国杂志社举办了“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各领域专家围绕此主题谈感受、话发展、献良策。
    2024-04-16 15:37:15
    1478
  • 2023年度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发布

    山东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创新成果提名榜单是在山东省科技厅组织下,综合考虑成果的原创性、引领性,以及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由驻鲁院士从山东省重大科技成果库中层层筛选、投票选出。
    2024-01-15 14:51:56
    25061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