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广州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 持续提升计量科学技术水平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政策标准

广州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 持续提升计量科学技术水平

2023-04-04 17:26:52来源:仪器网关键词:计量发展规划阅读量:1626
我要评论

  【仪器网 政策标准】计量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防建设、民生保障的重要基础,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撑。2021年12月31日,国务院印发了《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发〔2021〕37号),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继《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后发布的第二份国家计量发展规划,充分显示了国家对计量事业发展的重视。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领域对精准测量测试的需求和计量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不全面之间的矛盾突显。尤其是面对国际单位制量子化变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国际计量格局变革中抓住机遇,主动布局,思危机、育新机,开创计量工作新格局,是当前各地计量事业发展的重点。
 
  广州市政府高度重视计量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家、省计量发展规划的指导精神,夯实计量基础建设,加快构建广州市先进测量体系,结合广州市计量工作实际,日前,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广州市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正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区域发展布局,第二部分至第五部分提出2021—2035年期间计量发展重点任务,第六部分明确加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市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部分专业领域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计量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地位和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协同推进计量工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到2035年,计量科技水平与计量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计量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建成符合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同时,《实施意见》还重点提出科技创新平台、计量标准数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6项指标。
 
  在重点任务方面,《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计量基础研究。包括加强计量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开展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和关键共性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开展计量数字化转型研究、优化计量科技创新生态。
 
  例如,依托市内计量优势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建设一批计量科技创新基地。支持我市优势计量技术机构建设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用计量科技合作,推动计量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要夯实计量技术基础。包括构建新型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加强计量标准体系建设、加大标准物质研制应用、推进计量技术机构建设、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企业计量体系、加强计量交流合作。
 
  例如,围绕关键核心共性测量技术、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强计量标准建设,建立一批国家计量标准,补全量值溯源链,提高计量覆盖能力。加强标准物质研发应用的市场化培育,鼓励全市行业龙头企业、高校、技术机构、科研院所加大对标准物质的研发投入
 
  要提升计量监管效能。包括完善地方计量法规制度体系、推动计量监管制度改革、强化民生计量监督管理、创新智慧计量监管模式、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加强计量执法协作、推动计量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例如,提升计量依法行政水平,加强计量管理、技术机构、产业计量、计量校准等方面相关政策和制度研究,推动相关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针对计量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原则,不断丰富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加强计量执法队伍建设,提升计量执法装备水平
 
  为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实施意见》还明确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支持、加强学科和文化建设、加强协调联动、狠抓工作落实等工作措施。
 
  《实施意见》深入分析广州市计量事业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如前沿计量科技有待突破、部分领域量值传递溯源能力存在空白、计量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待加强、计量监管思路和模式有待创新、计量多元共治亟需加强等,瞄准短板,精准发力,对广州市计量事业发展作出较为全面科学的规划和展望。
 
  同时,《实施意见》还围绕广州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不断提升计量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加强计量保障能力,把满足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需求作为计量工作的出发点,深入改革创新,通过标准化、数字化、集约化建设,解决计量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不全面问题。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北京:聚焦质谱等领域 集中研发先进可靠仪器仪表

    日前,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起草了《关于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提升北京市计量能力和水平,推动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08-19 14:16:17
    1249
  • 青海省:实现温室气体监测仪器计量检定校准能力全覆盖

    前,青海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勾画了全省计量事业发展蓝图,明确了计量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对于领航全省计量事业发展、提升计量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2022-08-17 13:49:01
    1500
  • 绿色发展,科技创新--AUTO TECH 2022 广州国际汽车技术展览会全新起航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快颠覆汽车产业。新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正与汽车深度融合,引起制造方式、商业模式、产业生态等发生剧变。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的汽车发展趋势,推动全球汽车供应链加速重构。不仅奇老牌车企在积极布局智能汽车产业链,连百度、华为、小米等互联网科技公司也开始寻求与实力车企业合作。以技术驱动的产业重塑,使汽车行业的创新融合变得更加多元。
    2021-06-30 16:02:12
    3430
  • AUTO TECH 2022 广州国际汽车电子技术展览会于明年五月在广州召开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汽车制造业的不断变革,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极大地推动了汽车工业的进步与发展,对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改善汽车行驶稳定性、舒适性,降低汽车排放污染、燃料消耗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也使汽车具备了娱乐、办公和通信等丰富功能。尤其是汽车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的进程加快,智能汽车技术和车联网技术的耦合度越来越高,车载操作系统、域控制器、车联网架构和网络安全等技
    2021-06-30 15:59:07
    3652
  • 涂料人的盛宴 2021国际涂料工业展7月广州启幕 带您纵览天下原料

    7月26-28日,以打造“国际涂料原料与设备专业采购平台”为主题的2021国际(广州)涂料工业展览会暨涂料原料选料大会将在世界会展名城-广州琶洲?保利世贸博览馆盛大举行。本届展会由广东省涂料行业协会、中涂联合国际会展(广州)有限公司主办,由中涂联合、广东智展、PCI杂志中文版承办,国内外70多家涂料行业组织及主流媒体参与协办支持。
    2021-05-18 15:40:12
    2673
  • 广州模具展览会2020年2月再度隆重登场,品牌荟萃

    广州模具展览会将于2020年2月26至28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隆重举行。展会再次备受模具行业精英品牌高度关注,众多展商已经确认参展。一如既往,展会将网罗先进的模具制造、3D打印、压铸和金属加工技术,务求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制造商、经销商及买家拓广商脉,致力满足制造业所需。
    2019-08-02 14:27:37
    2762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