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35项低碳技术!《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四批)》发布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时事聚焦

35项低碳技术!《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四批)》发布

2022-12-28 16:39:14来源:仪器网关键词:低碳技术阅读量:1601
我要评论

导读:为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促进203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行动目标的实现,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印发《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四批)》的通知。

  【仪器网 时事聚焦】低碳技术是指以能源及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为基础,以减少或消除二氧化碳排放为基本特征的技术,广义上也包括以减少或消除其他温室气体排放为特征的技术。发展低碳技术是我国迈向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攻关行动”。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加快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开展示范应用”。
 
  目前,我国已有一些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开展了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示范等方面工作,但存在对绿色低碳技术概念认识不清、对各类技术减排温室气体的潜力缺乏规范评价方法、被认定为“低碳”的技术良莠不齐等问题。
 
  为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促进203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行动目标的实现,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印发《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四批)》(以下简称《目录》)的通知,该《目录》将为有关企业和机构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发展提供方向,并为下一步制定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提供依据。
 
  《目录》内容包括《目录》汇总表和技术简介。
 
  《目录》汇总表明确定义了低碳技术的分类,以简表的形式对不同低碳技术的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典型项目实施情况、目前推广比例、未来五年的推广比例以及形成的减排能力等内容进行逐项说明。
 
  目录》技术简介按照列入《目录》的顺序,对每一项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进行简要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名称、技术类别、所属领域及适用范围、技术应用现状及产业化情况、技术内容、主要技术指标、技术鉴定情况、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推广前景和减排潜力等。
 
  《目录》中囊括节能及提高能效类技术非化石能源类技术燃料及原材料替代类技术工艺过程等非二氧化碳减排类技术碳捕捉、利用与封存类技术以及碳汇类技术在内的6类共35项低碳技术。其中包括农田系统温室气体减排关键技术、新型高效低能耗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基于关键因子调控的退化湿地储碳技术等。
 
  目前,化学吸收法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CO2捕集技术,但一直存在化学吸收液再生能耗高的缺点。新型高效低能耗二氧化碳捕集技术采用多种活性胺复配为吸收剂,大幅提高了CO2吸收能力,降低了再生能耗,可广泛用于电力、石油、石化等行业烟气中的CO2捕集。目前,该技术已在16个省市100多套装置成功应用,所捕集的CO2主要用于生产尿素、甲醇、合成气、食品级CO2等。
 
  高效P型PERC单晶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造与应用技术通过在电池背面沉积Al2O3钝化层来降低电池背表面载流子复合量,从而提升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同时,该技术在电池端通过采用SE和MBB技术,进一步提升电池转换效率;在组件端采用半片电池封装技术,不仅提升组件功率,还有效降低组件的工作温度,并使组件具备非常出色的耐阴影遮挡性能。PERC技术生产的电池和组件不仅具备高转换效率,还具备出色的发电能力(高温、弱光)和可靠性能(LID和PID),对推动我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基于关键因子调控的退化湿地储碳技术是一项修复退化湿地、强化植被和土壤储碳能力的综合性湿地治理技术。该技术通过水分调控和营养调控,改善湿地生境,促进湿地植物生长,提升湿地植被固碳和土壤储碳能力,为湿地固碳减排、发展碳汇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录》的印发是为在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加快建立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需要对各领域和行业实现低碳发展的技术路径加以引导,鼓励推广减排潜力大、先进适用、成熟可靠,同时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效益良好的绿色低碳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
 
  《目录》所涵盖的技术是我国当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潜力较大、先进适用的低碳技术,有效引导了社会各界对低碳技术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将为有关企业和机构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发展提供方向,并为下一步制定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提供依据。并且《目录》还将为我国在相关谈判中明确技术转让需求,加强与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领域的交流合作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还将为我国以低碳技术设备赠送等援助方式开展南南合作提供技术参考指南。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