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事名企会展招标中标食品检测生物医药能源环境

再度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 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

2022年11月24日 16:52:12来源:仪器网作者:羊舌木

分享:
人气:1800
  【仪器网 时事聚焦】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2022年6月,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要求各部门要按照通知提出的6方面33项具体政策措施及分工安排,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在《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出台以后,国家高度重视,迅速细化有关工作,坚决抓好有关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增加3000亿元以上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同时要求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目前,在各方面协力推动下,3000亿元已全部完成投放,支持重大项目超过900个
 
  财政部迅速细化有关工作,进一步加大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截至8月底,财政部已累计发行专项债券3.52万亿元,用于项目建设的额度已基本发行完毕。同时,将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纳入专项债券重点支持范围,更好发挥专项债券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的作用。并拟指导地方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发行新增专项债券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支持有条件的省份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
 
  五月底以来,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实落地,效果正在不断显现,经济延续了恢复发展的态势。至10月份,我国生产需求保持恢复态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比三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结构调整扎实推进,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新动能增势较好,1-10月份,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的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8.4%和35.6%。我国经济增长明显回升,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9%,比二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这是经济强大韧性的表现,也是稳经济各项政策措施显效的结果。
 
  四季度经济运行对全年经济十分重要,当前是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的关键时间点。要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较好结果。11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决定向地方派出督导工作组,促前期已出台政策措施切实落地。
 
  此次会议部署了六项任务,一是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重要项目协调机制要继续高效运转,推动项目加快资金支付和建设,带动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社会资本投资,年内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二是加快设备更新改造落地。在已基本完成项目贷款签约基础上,要把工作重点转向专项再贷款发放和财政贴息拨付,督促用款单位加快设备购置和改造。同时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三是稳定和扩大消费。实施好生活服务业纾困政策。支持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电商、快递网络畅通。
 
  四是持续保障交通物流畅通。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要不间断协调,保障主干道和微循环畅通,保障港口、站场等集疏运正常运行,及时打通堵点,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进出口通畅。五是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引导银行对普惠小微存量贷款适度让利,继续做好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债的支持力度,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六是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做好困难群众、失业人员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加大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力度,依法依规惩处欠薪行为,保障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工资。
 
  除此之外,会议还强调要强化督导和服务,11月底前,国务院各督导工作组赴有关地方,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协调解决政策落实中的困难和问题。
 
  我国经济韧性强,在展望四季度国民经济运行和年度目标情况的同时,要继续增强内需拉动,继续发挥重点行业带动,继续显现创新引领作用和稳经济政策效应,让阶段性外部冲击不会改变经济持续发展大趋势。随着各项稳经济政策显效发力,我国经济运行有望逐步恢复。
 
  (资料参考来源:中国政府网、新华社)
(本文来源:仪器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仪器网官方微信
@仪器网
已推荐
0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970297226@qq.com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MTS工业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