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渤海再获大型油气 仪器仪表助力油气勘探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时事聚焦

渤海再获大型油气 仪器仪表助力油气勘探

2021-02-23 14:05:35来源:仪表网关键词:渤海阅读量:2670
我要评论

导读:众所周知,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不仅需要海上定位、测深、浅地层剖面测量等海洋地质调查技术和海洋地震、海洋重力、海洋磁测等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还需要海底取样分析、气相色谱分析、海水溶解烃取样分析、微生物地球化学分析等海洋石油地球化学勘探技术。

  【仪器网 时事聚焦】油气勘探是指为了识别勘探区域或探明油气储量而进行的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活动。近日,小编了解到,我国再次在渤海勘探到大型油气。
 
  渤海再获大型油气
 
  2月22日,中国海油宣布,我国渤海再获大型油气发现——渤中13-2油气田,探明地质储量亿吨级油气当量,进一步夯实了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储量基础,对海上油气田稳产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渤海再获大型油气,据悉,此次发现的渤中13-2油气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距离天津市约140公里,平均水深约23.2米。经测试,该井平均日产原油约300吨、天然气约15万方。
 
  另外,我们要知道,油气资源在形成与埋藏过程中会对周围的岩石、土壤、水体等自然物质的化学特征造成影响。通过石油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分析样品有机物的丰度、类型、性质、结构等特征,就可以判断生油层,结合石油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可以预测油气的资源量和进一步勘探的有利地区,从而增加勘探的成功率,避免盲目勘探增加成本。而在海洋油气勘探中,仪器仪表出力可不少。
 
  海洋油气勘探 仪器设备少不了
 
  众所周知,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不仅需要海上定位、测深、浅地层剖面测量等海洋地质调查技术和海洋地震、海洋重力、海洋磁测等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还需要海底取样分析、气相色谱分析、海水溶解烃取样分析、微生物地球化学分析等海洋石油地球化学勘探技术。
 
  根据大多数油气藏的上方都存在着烃类扩散的"蚀变晕"的特点,用化学的方法寻找这类异常区,从而发现油气田,就是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方法的种类比较多,常用的是土壤烃气体测量、土壤硫酸盐法、稳定碳同位素法、汞和碘测量法等,还有地下水化学法及井下地球化学勘探法。这些化学勘探技术就是分析仪器大展拳脚的领域。
 
  据悉,石油地球化学常用的技术有利用色谱仪分析烷烃分布、利用红外光谱仪分析芳烃和沥青的各种基团性质、利用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C27以上的环状化合物,以及利用同位素质谱分析碳、氢、硫的稳定同位素等。
 
  此外,还需要对沉积物荧光、间隙水荧光、热释汞、碳酸盐含量、沉积物样品的粒度等项目进行分析检测。除了各种色谱、质谱和光谱仪器外,荧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差热分析仪等仪器也是石油地球化学勘探中的常用仪器。而进行油气勘探,还有更多的仪器仪表在助力,一起来看下吧!
 
  勘探油气勘测类仪器仪表来助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原油消费需求的激增,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大原油和天然气进口国,油气对外依存度也在逐年递增。事实上,我国油气资源比较丰富,但探明程度不高,目前我国石油探明率是31%,天然气是16%,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对油气进行勘探,需要相应的仪器设备,特别是勘测类仪器,如XRF分析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气相色谱分析仪器、测井仪器等。随着油气勘探需求的增加,也将为相关勘测类仪器带来新的市场需求。XRF分析仪能够分析油气上游勘探和生产行业中各种常见的样品类型,包括用于勘探烃的钻井岩屑、岩心、表面露头和活塞柱状岩心沉积物。
 
  另外,随着油气产量的增加,其下游产业及相关研究的不断发展,相关的仪器仪表的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多,如油分分析仪、流量计、阀门等,油气应用整体仪器仪表市场实现大的增长。
 
  后,小编想说,石油是现代工业的主要资源,在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石油资源相对贫乏,在能源领域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使我国面临着较大的石油安全问题。而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石油的消费量也越来越高,为了保障能源供应,加大国内的油气勘探力度就成为一件势在必行的事,随着油气勘探市场力度的加强,相关仪器仪表迎来新的需求,相关企业可把握此次发展机遇。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