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疯狂的实验?人工地震背后是对技术的熟练运用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能源环境

疯狂的实验?人工地震背后是对技术的熟练运用

2020-10-22 10:41:37来源:仪器网关键词:人工地震阅读量:5572
我要评论

  【仪器网 能源环境】地震,一种本身具有破坏性还可能间接引起海啸、山体滑坡、陆面崩塌、地裂、毒气及细菌扩散、放射性物质扩散的可怕自然灾害。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地震都是一个骇人听闻的词语,而如果说存在人工地震,相信不少人会觉得那是疯子才可能回去想的疯狂的试验。事实上人工地震真的存在,并且其非但不是疯狂是试验,还是人类了解地球以及进行相关地质研究等工作的重要手段。
 
 
  话虽如此,地震的发生仍是一种能另绝大多数闻风丧胆的事件,因此,想要利用地震,控制它是很有必要的。也就是说,人工地震背后,涉及的其实是一场精密的规模庞大的实验,而这个实验的进行,需要的是对于一系列技术的熟练运用,涉及到的也是一系列精密的高度稳定的仪器设备。除此之外,人工地震仍然存在不利的影响,因此其进行也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完整细致的规划。
 
  在满足了设备、技术、规划等准备工作的前提下,将人工地震运用到油气勘探、断层探测、地下地质结构解析等项目中便会具备高精度、高分辨率、大探测广度和深度等其他传统研究手段无法兼顾或者达到的优势。客观的来说,即使以现在的地质勘探技术来看,人工地震在部分领域仍有无法被取代的优势。
 
  当然说起来可能容易,实际要运用人工地震却并非一件易事。人工地震涉及到地震的激发,地震波的接收,数据的分析等多个环节,并且绝大多数情况下,为了获得更加详细的地面、地层信息,需要反复的优化地震波来提高后计算出来的成像分辨率。因此相关仪器的选择也是一门大学问。像是为了得到频率高、频带宽的特定地震波信号,会使用脉冲震源来激发人工地震,而这种脉冲震源,通常会使用压缩空气枪这种特殊的仪器设备来产生。
 
  而在地震波接收的环节,需要的地震仪器就更加复杂了。首先要求相关仪器能够准确的接收到地震波,并对纵波与横波有明确的辨别能力,这一点就涉及到地震传感器的精度,此外,相关地震仪器的组网需要完善,确保能够将从不同点接收到的地震信息传输汇总起来,方便后续的计算以及地质结构绘制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人工地震涉及到的仪器设备,基本逐渐开始步入智能化,电子信息、数据处理、网络通讯等多项技术都开始融入到人工地震中,这也使得这项工作相较于以前能够更好的被控制,相关的实验效率也有了显著提升。并且,随着相关的技术的发展,不少仪器设备在常规的自然地震灾害预警上也有明显的突出表现。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科技日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