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科研揭榜 加快成果转化 推动仪器产品落地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行业要闻

科研揭榜 加快成果转化 推动仪器产品落地

2020-09-21 11:15:43来源:仪器网关键词:揭榜制阅读量:5124
我要评论

  【仪器网 行业要闻】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供给与市场需求对接的过程。所有的科技成果都需要经过科技成果转化才能成为生产力,实现价值变现。与国外相比,我国仪器行业的主要研发力量仍然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企业研发占比较低。而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难度要比企业大得多。
 

 
  我国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减少科技成果转化难度,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央和地方都出台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去年10月份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大授权力度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通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近几年我国已经开始“揭榜制”的探索,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对于仪器行业的发展,“揭榜制”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技术需求方张榜求贤,明确表示出自己的需求,为有能力的研究者提供技术研发和攻关的方向,减少了以往科研机构科研成果“不接地气”,与市场需求脱钩的情况。自“揭榜制”提出以来,多地都已经开始实践。例如浙江省金华市近期发布榜单,为企业亟需攻关的100个“卡脖子”技术难题寻求解决方案。其中涉及检测仪器的有:浙江省浦江县恩尔康胶囊有限公司胶囊壁厚度自动检测、浦江县果业协会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及提升措施、浙江亚星纤维有限公司功能性母粒检测等。
 
  这些从实际应用需求出发,极具针对性的技术研究虽然可能不像技术前沿突破那样对打破进口仪器的垄断有关键性的影响,但是却可以使国产仪器更具多样性,更加差异化,更能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从而逐步扩大国产仪器的市场占有率。
 
  虽然国内对于仪器设备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仪器市场的规模也在增长。但是在国外品牌同样推出了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时,国产仪器应该如何找到市场突破口?仅仅依靠更低的价格并不能为国产仪器找到出路。这个问题也成为制约国产仪器行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国产仪器行业的优势在于更贴近国内市场,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意味着新的市场空间,而“揭榜制”为国产仪器提供了抓住这一市场的机会。
 
  另一方面,揭榜挂帅也能激发研究人员的创新热情。项目张榜,任何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都可以揭榜,不论是科研机构、大学还是企业,也不论出身和资历。仪器研发项目的准入门槛开放,加上“揭榜”带来的竞争都能让研究人员释放出比原来更大的活力。
 
  人才短缺是我国仪器行业一直存在的问题。由于传统科技评价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等主要的研究机构愿意从事仪器研发的人才较少,人才培养也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求。“谁能干就让谁干”可以让之前难以参与到仪器研发核心工作的人员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行业的人才缺乏问题。与此同时,众多科研攻关项目也可以为仪器行业培养出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
 
  目前“揭榜制”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项目筛选机制不完善,项目是否有资格挂榜还缺少相应的评价标准,现阶段很多地方筛选出的项目只是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对于推动行业发展的作用较小。还有“揭榜制”和招标类似,面对统一项目的竞争者,如何评判他们的技术能力,以及如何保证揭榜后研究团队有能力解决问题……如此种种都是“揭榜制”实施时需要考虑解决的问题。
 
  “揭榜制”仍处于探索期,出现问题才是正常情况,有问题才有完善的方向。“揭榜制”已经受到无数科研人员的关注,在政府和科研人员的不断摸索中,相信所有问题都能够一一解决,“揭榜制”也将使我国的科研工作发展得更好。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这40个单位科研人员将拥有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

    10月19日,科技部印发关于《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本次共40家不同领域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入选,包括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
    2020-10-21 13:33:49
    3064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