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MS 50周年庆重磅新品:镜质合璧,分子成像如何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岛津

MS 50周年庆重磅新品:镜质合璧,分子成像如何

2020-07-07 14:52:15来源:岛津关键词:MS阅读量:1339
我要评论

导读:质谱成像(MSI)是一种非常灵敏的分子成像技术,可提供分子信息及其空间分布信息。与磁共振成像(MRI)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ET)扫描技术、及免疫组化(IHC)等不同,质谱成像常作为原位分子分布可视化技术,用于验证生物分子的分布代谢规律或不同疾病阶段药物的递送方式。

  【仪器网 岛津质谱成像(MSI)是一种非常灵敏的分子成像技术,可提供分子信息及其空间分布信息。与磁共振成像(MRI)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ET)扫描技术、及免疫组化(IHC)等不同,质谱成像常作为原位分子分布可视化技术,以验证生物分子的分布代谢规律或不同疾病阶段药物的递送方式。
 
  基于MALDI技术的质谱成像
 
  质谱成像技术早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质谱分子成像技术出现,由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University)的Richard Caprioli等在1997年提出。该技术无需任何标记,能够针对生物体内参与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已知或未知分子进行可视化原位表征,正在生物医学、药学以及食品环境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展露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2002年,日本岛津的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因发明了MALDI新应用方法,与电喷雾电离(ESI)的发明人John Fenn共同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主要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其研究结果使人类可以通过对蛋白质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加深对生命进程的了解,使新药开发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并在食品控制、癌症的早期诊断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岛津的质谱成像系统,传承了岛津MALDI技术的精髓,融合了新成像技术研发而成。
 
  质谱传承50载 创新发展“永动机”
 
  岛津质谱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之前,以1970年推出首台扇形磁场型GC-MS“LKB-9000”为开端,岛津对质谱分析技术革新的热情不断孕育着技术上的创新。2020年,岛津迎来了质谱事业50周年庆。
 
  早在1987年,第二届中-日质谱分析联合讨论会上,岛津的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首次介绍了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技术。1989年,岛津收购了位于英国曼彻斯特的Kratos公司。1990年曼彻斯特成为岛津质谱研发中心。1991年开始,该中心相继推出MALDI II型和MALDI III型MALDI-TOF,代表着岛津首批商品化MALDI-TOF的诞生。在接下来的近三十年里,岛津又开发了许多MALDI产品,比如,2013年发布MALDI-7090,2017年发布台式MALDI-8020,2019年发布MALDImini-1紧凑型数字离子阱质谱。
 
  基于对MALDI-MS技术的长期积累,岛津2013年乘胜追击推出首款成像产品,即融合光学显微镜与质谱成像为一体的成像系统iMScope(Imaging Mass Scope)。其前端为搭载了高分辨光学显微镜的大气压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源,后端配置串联质谱仪,可观察重叠了光学显微镜图像与高空间分辨率的分子分布图像。
 
  不仅如此,2018年岛津推出日本首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LCMS-9030,大限度提高质量准确度和灵敏度,确保质量准确度的长期稳定性,成功开启了高分辨质谱市场。
 
岛津质谱50年发展图鉴
 
  镜质合璧”分子成像如何还原真实?
 
  2020年,正值岛津质谱事业50周年之际,岛津特面向广大科研用户推出新一代的iMScope成像质谱显微镜产品,新技术将为用户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答案就在???
 
0702-2.JPG
  发布会将迎来新品的线上shou发,岛津产品专家、人物、国内外KOL代表也都将“空降”直播间,分享他们对于新产品及创新应用的洞见与经验,用户可体验“零距离”的头脑风暴。
 
  还等什么?赶快报名参会见证创新时刻!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