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红外成像技术突破 开辟生物医学领域应用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时事聚焦

红外成像技术突破 开辟生物医学领域应用

2020-04-07 16:28:11来源:仪器网关键词:近红外阅读量:3624
我要评论

  【仪器网 时事聚焦】红外线是自然界存在广泛的辐射之一,只要物体温度在零度(-273.15℃)以上就会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红外线信号。红外线的电磁波波长在0.75~1000μm之间,其中在0.75~3μm范围内的红外线被称为近红外或短波红外。近红外是电磁波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光通信、大气探测、生物检测等多个领域。
 

 
  近红外光成像是利用目标反射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短波红外辐射进行成像,而不是目标自身发射的红外辐射。近红外光所成的像与肉眼看到的可见光成像相似,但是由于成像器件需要红外光电探测器与读出电路集成,而集成工艺非常复杂,因此近红外光成像一直没有很大的发展。
 
  近,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的研究人员以胶体量子点材料为基础,制备出一种新型红外上转换器件,大大提高了探测率并降低了探测器的成本,而且这种红外上转换器件在生物成像和可穿戴电子领域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红外上转换器件由红外光电探测器和发光二极管组成。研究人员利用胶体量子点材料制作转换器件的红外吸收层和可见光发射层。胶体量子点材料可以通过溶液法制备,与传统转换器件的真空沉积制备方法相比,溶液法不仅成本低,制备方法还很简单。
 
  针对传统转化器件整体光子—光子转换效率较低的问题,研究团队将银纳米粒子引入到探测器的氧化锌电子传输层中,使胶体量子点红外探测器外量子效率达到8000%,探测率达到6×1012Jones,响应速度在毫秒量级。与胶体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结合后,红外上转换器件的光子转换效率达到6.5%。这些数据在类似的产品中都位居前列。
 
  在探究该器件的应用领域时,研究人员发现,利用红外上转换器件,红外线照射可以实现小鼠乳腺组织中正常组织和癌变组织的区分。这意味着红外上转换器件可以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红外线成像,而红外线作为一种对人体无害的辐射,将在生物成像领域开辟广阔的应用市场。同时,研究人员还成功制作了柔性红外上转换器件,可以应用于穿戴电子设备。新的红外成像技术与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结合,也许将给医疗器械行业带来巨大的改变。
 
  资料来源:科技日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半导体所在PZT光电子材料与器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李明研究员和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邱枫研究员合作率先针对晶圆级锆钛酸铅薄膜材料制备和加工展开攻关,利用液相沉积 磁控溅射组合工艺实现了4英寸晶圆薄膜的低成本大规模制备。
    2024-12-04 08:46:59
    21088
  • 专注人因工程 津发科技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津发科技”)是一家专注于人因工程及心理学实验室解决方案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技术交流于一体。津发科的进技术实力强大,研发的人因工程与工效学相关技术、产品与服务通过了多项认证。还与国内外的科研机构联合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基于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的人机环境数据同步定量分析技术等。
    2020-08-06 10:42:28
    2160
  • 荧光寿命成像系统研制成果 助力肿瘤诊断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南京大学合作的的研究团队研制出近红外二区荧光寿命共聚焦成像系统,首次在近红外二区波段实现三维多色荧光寿命成像。这种成像系统为进一步实现活体三维功能成像奠定基础,可能将为肿瘤识别、病变诊断等领域提供新的成像手段。
    2020-06-19 15:14:10
    6252
  • X光鬼成像研究获进展 可降低X光辐射危害

    近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利用自主研制的Hadamard金掩模振幅调制板,首次实现了基于真正单像素探测器的非相干X光鬼成像。
    2020-05-29 14:33:59
    5451
  • 生物成像知多少?这份盘点请看一下

    当代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更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和推动,也有许多难题的解密有赖于技术手段的改进。其中生物成像技术,凭借其观察生命现象和内在过程,并揭示其差异变化的功能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
    2020-05-28 10:45:38
    4704
  • 嫦娥四号飞天两年 红外光谱仪月探立汗马功劳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飞天,承载着着陆月球表面,更深层次、更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的任务开启了月球探测旅程。两年间,“玉兔二号”累积行驶447.68米,实施了岩石探测、撞击坑探测等科学探测试验,揭示了月球背面着陆区域地下40米深度内的地质分层结构……一系列成果喜人。
    2020-05-27 10:43:53
    1533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