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科技持续加码疫情防控工作 新型人体测温门即将上线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时事聚焦

科技持续加码疫情防控工作 新型人体测温门即将上线

2020-03-11 09:26:49来源:化工仪器网关键词:测温阅读量:1804
我要评论

  【仪器网 时事聚焦】当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总体态势逐渐向好,全国各地工业企业纷纷开始有序复工复产,一波又一波的复工潮引发的人流量激增问题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和压力。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比如机场、火车站、医院等地方,如何避免交叉感染更是亟待解决的重难点问题。
 

 
  为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有效防控疫情,除了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醒居民外出佩戴口罩外,不少公共场所,例如超市、地铁站,工业园区等入口处还安排了工作人员进行人体测温,严格把控进入公共场合的人员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可及时送医,一方面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就诊时间,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公共场所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
 
  针对人体测温,传统的测温仪器便是体温计,然而体温计在测温过程中耗时较长,并不适用于大规模的人体测温筛查工作。有鉴于此,在科技的助力下,红外热像仪应运而生。据了解,在人体测温过程中,由于人体体表温度较高区域一般分布在人脸五官周围以及口腔内部等,这些部位的血管较多,皮质层较薄,故而可以使用红外热像仪对人脸部进行快速扫描,然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仪器屏幕上显示的图像色彩和热点追踪显示功能来初步判断人体发热情况,从而大大提高了测温的效率和准确率。
 
  除了上述提及的体温计、红外热像仪,近些年来,市面上还推出了各类手持式人体测温仪、耳温枪、医用测温智能头盔、测温门等,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为疫情防控工作带去了诸多便利。然而在测温过程中,使用这些仪器设备都无可避免的需要配置工作人员,在火车站、机场等人流量较多的地方,测温效率仍不太理想。
 
  为进一步提高测温效率,降低公共场所测温的交叉感染风险,近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常州威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组成科研攻关团队,突破多项技术难题,对普通测温门进行改造升级,研发出了无人化操作,可实现多人测温的智能红外成像式人体测温门。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普通测温门一般采用单个或多个测温元件进行单点测量,该测量方法测量的点位少,无法进行直观的测量。此外,单元测温元件是以区域平均温度的方式进行测量,在人体反射率不均匀的情况下,测温门的测温准确率容易受到影响。有鉴于此,智能红外成像式人体测温门采用了高分辨率远红外成像仪,在相机视场内可以同时对11万个点进行温度量测,能够实现直观测量的同时提高量测的准确率。此外,该设备采样频率高达50赫兹,可对移动人员进行现场快速检测,测温人流速度上限达每分钟600人,适用于机场、火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研究人员表示,目前,该测温门已经完成了各类技术性能检测,将尽快形成量产投入疫情防控。
 
  科技是人类同疾病较量的有力武器,自科技萌芽并逐步发展以来,人类历史上战胜大灾大疫都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我们可以看到,自从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全国各大科研院所夜以继日,攻坚克难,努力研发多种新型仪器设备,只为这场战“疫”的早日结束。而在近日,全国各地不少关于零新增、零感染、零死亡率的消息陆续出现,增强了国人防抗疫情的自信。这个“零”来之不易,既离不开国家有关部门防控疫情的果断决策,又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
 
  眼下,疫情防控工作依旧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各方面防控措施丝毫不懈怠。虽然疫情还没有解除,但是全国多个省市区已经陆续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下调为二级,这从侧面向社会释放出了疫情转好的积极信号。相信,在科技的持续发力下,接下来的疫情防控工作将会愈加顺畅。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疫情过后,上海化学过程工业展助你发现新机遇

      概述:上海化学工程工业展因疫情延期至8月25-27日,各渠道组织化工、原料药、工程公司、经销代理等专业观众到场参观,极大地保障了人员安全及参展效果,助力化工企业在疫情过后发现新机遇。
    2020-04-20 14:56:49
    2274
  • 疫情下,仪器仪表制造企业的“危”与“机”

    由于此次疫情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对制造业甚至产业链和供应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行业准入低、融资受限、研发能力差、产品单一、受上下游制约等原因,本身生存能力就较弱的制造业中小企业所受影响尤为明显。但危机之下,也有生机。
    2020-04-15 10:08:50
    2044
  • 抗疫特别策划 寻找有担当的名企之旅

    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现代资讯】平台上的众多企业都利用自己企业的优势,纷纷向抗疫战场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
    2020-03-24 10:30:29
    1847
  • 国标委印发今年工作重点 突出疫情防控标准体系建设

    3月10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2020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强调2020年要认真落实中夹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并提出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标准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2020-03-17 10:14:40
    4677
  • 国产红外温度传感器获突破 中国制造应对疫情压力

    转眼间,3月已经过半。在杭州,如今你走在外面会发现,大街小巷已经逐渐恢复了年前的景象——街边的小店陆续开张,道路上的车辆络绎不绝,而与年前大的区别,可能就是人人脸上都带起了口罩,各个小区、园区、商场出入口都设立了测温登记点。
    2020-03-16 13:11:15
    7722
  • 争气!国产红外测温传感器精度达0.1℃

    3月13日,据科技日报消息披露,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电子院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通过技术攻关,已完成传感器芯片各类单项试验,性能指标精度达到0.1℃,抗干扰能力优于目前市场主流产品(性能指标精度为0.3℃)。
    2020-03-16 09:21:28
    1690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