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记录遗传信息的DNA可能成为存储载体吗?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时事聚焦

记录遗传信息的DNA可能成为存储载体吗?

2020-01-07 13:43:44来源:仪器网关键词:记录信息阅读量:3204
我要评论

  【仪器网 时事聚焦】从古人发明的结绳记事到以文字为主导的纸张记录,从磁带磁盘到现在的半导体记录,信息存储的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演变和转换,尤其是在现今这样一个充满信息和数据的社会,人类对于计算和存储的依赖程度要比以往更加强烈。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未来某天,来源于人体内部的基因和DNA可能会成为新的存储方式呢?
 
 
  日前,《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亚尼弗·埃利奇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专家等构成的研究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一只兔子,并用玻璃纳米珠将这只兔子的三维结构数据以双链DNA结构形式包裹起来,添加到用于3D打印的塑料中,通过对兔子在DNA中印刷说明的编码和解码,这只3D打印的兔子模型实现了其自身数据的DNA存储和传递。
 
  研究人员称,3D打印出来的模型与真正的兔子并无二致,而且拥有自己的DNA蓝图。这一研究成果不仅表明DNA存储不受任何形状限制,而且还可以在无生命的物体中进行数据的存储和传递,实现精确的“复制克隆”这一功能。
 
  DNA存储看似有些不切实际,然而上却对此早有研究。早在2007年,生物学家就把枯草杆菌作为实验对象,将信息植入其DNA。2012年,德国的一个联合科研团队利用三文鱼的DNA制造出单次写入、多次读取的存储器。2013年,Ewan Birney和NickGoldman的研究团队用三年时间成功将一些莎士比亚的诗、一张JPG格式图片、一份关于DNA分子结构的PDF学术论文以及马丁路德金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的26秒片段等信息存进了微量DNA里。
 
  理论上来讲,DNA存储相对于其他存储方式来说优势明显,DNA具有体积小、容易获取、存储量大(10吨DNA即可存储人类目前所创造的所有数字信息)等特点。同时,由于没有材料或形状的限制,我们可以把DNA注入日常物件中,使存储信息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DNA测序仪是能够自动灌胶、进样、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的检测DNA片段碱基顺序或大小和定量的仪器,可进行DNA测序、杂合子分析、微卫星序列分析以及长片段PCR等的分析。在解析DNA时,我们利用DNA测序仪就可以将存储信息解析出来。
 
  但另一方面,存储成本较高、随机读取困难、一次性存储、无法回收利用等都是DNA数据存储应用普及需要打破的技术桎梏。在此项研究中,研究团队所花费的资金和时间成本都是较为高昂的。而且,DNA分子较为脆弱,高温、pH波动和紫外线照射都会使其变质,进而降低其编码信息的质量。但科学研究没有终点,因为现在面对的一些困难就否定这一技术的可行性还为时尚早。
 
  从生命体出现开始,DNA就已经开始记录存储生物的遗传信息了。直到今天科学家还可以通过几千年前的残骸来推断当时的一些情况。或许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DNA存储在未来真的能够成为常见存储技术之一。
 
  (资料来源:科学网、百度百科)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5700年的口香糖记录下远古女性的基因信息

    17日,一项关于古人类的遗传学研究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发表。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考古研究团队得到了一块桦树沥青样本,提取出了一名女性的全部基因组,并推测出了“Lola”可能的外貌。
    2019-12-19 10:47:04
    3346
  • “环境DNA”研究获发展 环境检测仍是环境保护关键

    近日,美联社报道称,美国缅因州研究人员正在通过研究稀有鱼类生活水域的DNA来保护仅存于当地14个湖泊及池塘中的稀有鱼种,避免物种灭绝的现象发生。根据新闻报道,有关研究人员收集研究“环境DNA”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收集稀有鱼类及其生存环境相关微生物的基本信息,确保其生存环境的稳定。
    2019-02-18 14:32:09
    4946
  •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之法医DNA技术

    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EmTech会议期间,一名的系谱学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利用公共 DNA 数据库将可鉴别数百起悬而未决的谋杀和强奸案中的嫌疑人。
    2018-12-29 08:51:24
    1935
  • 敬畏生命 2018科学领域重大突破大盘点

    每年年底,《科学》杂志都会公布年度“科学突破”,这些突破往往预示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在刚刚评选的2018年全世界科技突破中,一半的成果都来自生命科学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曾经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科学的世纪”,如今这一预言如今已经成为现实。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科学》杂志评选的有关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2018-12-22 08:43:22
    2175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